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企業動態 » 中移動放棄基地 成立“咪咕”自救

中移動放棄基地 成立“咪咕”自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23 08:10  來源:新京報  瀏覽次數:27
   在移動互聯網沖擊下,移動凈利下滑仍在延續。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其凈利同比下滑12.4%,這是移動連續第五個季度凈利下滑。在此背景下,移動的改革加快步伐,媒體報道稱移動將原本的九大基地整合為兩個公司,其中名為咪咕的新媒體集團公司注資資金為104億元,堪稱大手筆,是中移動旗下音樂、視頻、閱讀、游戲、動漫數字內容業務板塊的唯一運營實體。
 
  不過,業內對咪咕的管理體制仍存疑慮。如果不能從體制上解放生產力,新成立的咪咕能否在巨頭環伺的移動互聯網市場站穩腳跟,仍是個問題。
 
  凈利潤連續5個季度下滑
 
  10月20日,中移動公布今年前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前三季度凈利潤為826.02億元,同比下降9.7%;期內營運收入為4812.35億元,同比增長3.9%。如果只計算第三季度,根據已公布的財務資料,中移動的純利同比下降12.4%至248.6億元,遜于市場預期。截至目前,中移動已連續五個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
 
  2013年10月,中移動公布2013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1.9%,中移動歷史上首次出現凈利潤同比下滑。此后,中移動凈利潤一直保持同比下滑狀態。
 
  電信業內人士透露,三大電信運營商持續多年的高利潤增速今后難以為繼,未來低速增長將成為“新常態”。今年6月份,中國電信業開始實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三大運營商利潤將下降36.5%。業內人士稱,運營商今后對4G投入會不斷加大,都會影響后期凈利潤。
 
  值得注意的是,電信運營商此前的利潤支柱短信和通話業務,受移動互聯網技術侵襲,也呈現明顯下滑。前三季度運營數據顯示,中移動語音和短彩信業務繼續下滑,總通話分鐘數比上年同期下降0.3%,短信使用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0.2%。
 
  對此,中移動稱,由于內地已處于移動通信高普及率階段,傳統通信業務發展空間嚴重受限;同時,來自移動互聯網異質競爭的沖擊更加顯現。
 
  記者發現,中國移動的短信發送量及收入自2011年首次出現下降后,呈逐年擴大趨勢,這四年也正是微信等免費工具突飛猛進的四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中移動受到的威脅越來越大。移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據媒體日前披露,中移動正在內部籌劃成立獨立公司。中移動原本將九大基地最終整合為兩個最具分量的公司:新媒體集團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定位內容運營的新媒體集團捷足先登,率先明確了規劃,其下轄音樂、游戲、動漫、視頻、閱讀5個子公司,成為試水第一站。據披露,新媒體集團的名稱已經確定為“咪咕文化科技集團公司”,計劃于2015年1月正式投入運營。對于新公司,移動可能引入混合經濟所有制,即引入民營資本。
 
  基地模式已“走到盡頭”
 
  此前8月,在出席中移動中期業績發布會時,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透露,將把中移動下屬的音樂、閱讀、游戲、動漫、視頻五大內容基地進一步公司化改造,讓它按照市場化規律運作,并可能引入混合經濟所有制,即引入民營資本。
 
  根據奚國華的判斷,要造一個中國移動,唯有內容和應用,而基地模式有過貢獻,但已經走到盡頭,必須向公司化方向轉型。
 
  當時奚國華的表態是,“尤其在有些我們并不具有特長的內容生產方面,可以和社會上的企業結合起來,未來甚至IPO、上市。”奚國華表示,中國移動“有這個意識”,已經有一些設想正在積極推進中。相比虛擬運營商這樣的刺激療法,讓民資參股五大內容基地更像一場試驗性外科手術。
 
  據媒體披露,今年8月之后,中移動內部迅速啟動“公司化”轉型,中移動數據部總經理劉昕已被任命為“新媒體公司”籌備組組長。一個月后,籌備組就向奚國華提交了新媒體集團公司的設立方案。
 
  從人事安排上,也可以看出中移動此輪改革風暴的路徑,將以數據內容創新為依托。
 
  據悉,今年年中,中移動提出了“三條曲線”的發展模式。第一條曲線是以語音和短彩信為代表的傳統移動通信業務,第二條曲線就是流量業務,第三條曲線是數字化服務。移動內部認為,目前,第一條曲線已經達到了頂峰并且開始下降;第二條流量曲線在4G帶動下也在增長,但未來會出現飽和,要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重第三條數字化服務曲線。
 
  中移動半年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數據業務收入1219.13億元,占總收入的37%,2013年為31%。流量數據業務在中國移動營收的占比正在越來越大。
 
  據悉,除了將要成立的“咪咕”公司,中國移動還計劃在2015年在位置基地業務基礎上成立位置公司,在支付基地基礎上成立支付公司,甚至將集團IT支撐系統獨立成立IT公司等等。
 
  新媒體“巨頭”將誕生
 
  為了賭贏互聯網,中移動大手筆投入咪咕。
 
  據悉,新媒體集團注資資金為104億元,分三年撥付,2015年注資71億元。按照計劃,10月底前要完成新媒體集團公司工商登記注冊工作,11月底配合5個省公司完成各個子公司工商登記注冊工作。
 
  當前A股中投資手游、內容產業的新媒體龍頭浙報傳媒,其市值也不過225億,布局視頻及智能家居的樂視網市值300億。咪咕單注冊資金就是百億,可以說一出生就位居新媒體巨頭之列。
 
  咪咕定位為數字內容領域產品提供、運營、服務一體化的專業子公司,是中移動旗下音樂、視頻、閱讀、游戲、動漫數字內容業務板塊的唯一運營實體。
 
  據媒體報道,移動各省公司、專業公司、直屬單位不能自行開展音樂、視頻、閱讀、游戲、動漫領域的業務經營,不能自行與上述領域的第三方業務開展合作,或為上述領域提供代計費。
 
  這意味著今后各省移動不僅只能賣咪咕的產品,連MM商城都不能分發其他應用,從渠道和終端完全保證了移動8億用戶資源完全為新媒體公司所用。
 
  咪咕與各省公司采用市場化結算機制。存量用戶包月信息費收入維持現有模式,即省公司所得保持不變。新增信息費采用“省公司:新媒體集團公司=15:85”模式結算。
 
  人力及薪酬管理方面,咪咕人員編制計劃由公司管理層根據業務發展規劃及經營管理目標確定,之后報中移動集團總部備案,總部按照市場化原則對新媒體集團公司的薪酬進行預算審批管理。
 
  據悉,媒體集團公司管理層及子公司總經理選聘工作方案已就緒,預計本月底完成。新媒體集團公司總經理職級等同省公司總經理,子公司總經理職級等同省公司副總經理。
 
  業界擔憂企業文化難改
 
  從過去近10年歷史來看,除音樂等少數業務外,運營商基地業務基本上未能阻擋互聯網企業的沖擊。其中經營最好的咪咕音樂,雖然擁有超過4.3億用戶,但74%的收入來自彩鈴收入,彩鈴是2G產物,并不代表移動互聯網的未來。根據易觀國際發布的數據,今年8月,國內移動音樂類APP按活躍用戶數排名,咪咕音樂排名僅為第八名。
 
  此前,中移動曾有多次變革機會,比如早年的飛信,近兩年的類skype應用Jego,但前者裹足不前,淪為短信的網絡抓手,最終被微信趕超;后者則胎死腹中。此輪中移動的新一輪改革能否成功,再次引發媒體議論。
 
  其中最大的擔憂是從基地模式改造為公司,咪咕到底會發生什么變化?僅僅是運營結構的變化,還是公司體制的變革?在股權多元化改造、人才和薪酬市場化、引入外資上,移動到底能走多遠?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咪咕體制沒有大的改變,在決策、業務、收入分配、KPI、用工制度等方面仍然受中移動制約,那么中移動原有的企業文化就仍會籠罩于新媒體集團,干多干少一個樣,甚至干越多越出錯。這在之前的基地模式上已經得到了證實。
 
  從體制上看,移動基地模式缺乏對員工上升通道設計和資本激勵。如果咪咕這個被寄予厚望的新媒體公司不能打破現有機制,那么在與以民營資本為主、隨時可能IPO的移動互聯網企業競爭時,依然毫無勝算。
 
  在上周工信部政策法規司組織的電信深化改革座談會上,中移動的代表也著重在體制改革上提出諸多問題,希望在用人機制和待遇方面擁有更多自主權。
 
  相關
 
  引入外資仍在“探索階段”
 
  中移動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新媒體集團仍處在公司內部討論階段,未來如何引入外資尚需探索。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政策層面看,國家提出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集團,如果新媒體集團在未來的混合所有制過程中還能夠拉到一批有實力的股東,則會更有前途。
 
  業內人士評價稱,回顧歷史,運營商做互聯網業務,最大的問題是缺少互聯網創業公司“成了就成了,死了就死了”的決絕勇氣。可話說回來,在“保持國有資產增值”的國有企業管理宗旨下,中移動還真難有“死了就死了”的勇氣。
 
  因此,中移動如何實現奚國華提出的“沒辦法改變大環境,做一個小環境還是可以的”愿望,仍需看中移動的下一步如何邁出。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