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汽車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汽車了。實際上隨著科技廠商的入侵,現在汽車已經變成了一臺超大號的“個人移動設備”。事實上,在去年的MWC世界移動大會上,福特執行副總裁Steven Odell就放出話來:“汽車就是智能手機的未來。”
?

? ?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視角。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多份報告顯示蘋果已經開始計劃建立屬于自己的汽車研發團隊。不管是電動、內燃機還是二者兼有,而iCar的傳聞已經多次出現在了媒體的頭條上。當然,來自庫比蒂諾的科技巨頭依然守口如瓶,并沒有透露任何關于汽車產品的消息。
?
? ? 不過另外一邊,同樣是科技大佬,谷歌卻在“眾目睽睽”之下開始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并且很快將會在部分道路上進行測試。這已經代表了谷歌開始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
? ? 兩家科技巨頭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進軍汽車領域,其實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無論是谷歌還是蘋果,都具有非常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并且也有足夠的資源及能力涉獵想涉足的任何領域。至于為何偏偏是汽車,無人駕駛無疑在硅谷將會成為下一個重大時間,而每家科技公司都有想法在汽車領域重新開拓市場。
?
? ? 在2015年的CES消費電子展上,我們看到出現了大量的汽車與科技領域交織的產品和技術。從無人駕駛、車載通訊到車內控制技術,而有超過10家的傳統汽車廠商都在CES上展示了自己的下一代產品。
?
? ? 此外,盡管特斯拉首席執行官Elon Musk承認在2020年之前公司并不會迎來真正的盈利,但是對于整個科技在汽車領域應用的前景還是充滿了信息。事實上,以特斯拉為首的電動汽車產品已經開始以汽車行業“顛覆者”的姿態出現,而這也導致了許多大型傳統汽車廠商都開始將目光放到了電動汽車領域,開始與特斯拉們進行競爭。
?
? ? 另外,蘋果董事會成員Mickey Drexler也透露了史蒂夫·喬布斯在2012年生前最大的一個心愿就是能夠推出屬于蘋果的iCar汽車,并且表示目前以底特律為首的美國汽車領域其實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
? ? 當然,制造一輛汽車與制造智能手機或開發操作系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首先,與智能手機或軟件相比,汽車等平局升級周期要長了很多。而當前傳統汽車工業領域的利潤率并不算高,甚至非常“寒酸”,而這與蘋果現在迅猛的上升勢頭“格格不入”。
?
? ? 事實上,無論是蘋果、谷歌還是其它汽車行業的新成員,在短期內都無法與銷量百萬的傳統汽車巨頭展開正面的競爭。畢竟在汽車裝配、生產和研發領域,科技廠商其實毫無經驗,因此不得不選擇收購或者合作的方式進行。
?
? ? 此外,如果蘋果或谷歌開始研發屬于自己的汽車產品,那么全球的傳統汽車廠商就會開始將二者視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就不會在自己的產品上使用CarPlay或Android Auto這樣的車載系統。這就意味著在傳統品牌的汽車上我們將很難看到兩大新型車載平臺的身影,而這對于蘋果和谷歌推廣自己的系統來說,就會充滿了困難。
?
? ? 所以這就是為什么目前蘋果和谷歌的汽車研發進度還只是停留在概念或原型階段,而并沒有開始全面生產。因此,兩家公司研發汽車的目的在于測試自己的平臺,并且提供更多集成軟件的經驗。最終的目的將會是更好的研發CarPlay或Android Auto兩大系統,甚至是用來控制無人駕駛汽車,而重點并不在某款真正的汽車本身。
?
? ? 如果你了解的話,那么就會知道雖然蘋果建立了高度機密的“Titan”項目實驗室,并且從其它公司挖來了許多汽車專家,并且在路上看到許多頭頂攝像頭神秘旅行車的原因。
?
? ? 至于谷歌方面,該公司無人駕駛汽車研發主管Chris Urmson在今年年初時曾經明確表示,谷歌并不打算無人駕駛汽車成為市場的主流。當然,谷歌的目的也許是為了將技術研發成熟后,授權或出售個傳統汽車廠商使用,而并非是由谷歌直接生產。
?
? ? 也許汽車會成為智能手機的未來,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生產智能手機的公司也會推出真正可以在路上行駛的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