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周五發出了最新壓力信號:繼佳兆業之后,煤炭進口商(Winsway Enterprises Holdings Ltd.)成為了今年第二個美元債券違約的中國企業。
??? 該公司周五在發布的公告顯示,其尚未支付5月8日到期的3.093億美元票據的半年利息1315萬美元。這筆票據將在2016年4月到期。這筆利息30天的寬限期5月8日到期,之前該公司在4月8日未兌付利息,并聘請顧問幫助進行債務重組。
??? 彭博認為,這意味著在中國經濟加速加深、中國采取措施 遏制污染的情況下,煉鋼用的焦炭價格反彈遙遙無期。繼2011-2014年大跌55%之后,今年以來焦煤價格又下跌2.6%。
??? 永暉控股是國內規模較大的焦煤進口商,蒙古煤是收益的主要來源。由于近年煤炭行業景氣度低迷,煤價持續在低位徘徊,公司連續三年虧損,去年末所有者權益已縮減至四億港幣,接近資不抵債。
??? 2014年公司業務規模大幅下降,年度收入由141億港元減少至75億,資產總額由221億減少至103億港元,負債總額則由161億減少至99億港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6.28%。
??? 信貸市場壓力加劇
??? 近期,隨著中國經濟創下1990年來最低增速,以及中國政府容忍度上升導致違約案例增多,國際投資者正密切關注中國發債主體的情況。因為市場擔憂,是否更多企業債券違約事件的出現會嚇壞債券投資者,從而使得中資企業更加難以對其債務進行再融資。
??? 上月佳兆業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家美元債券違約的地產商。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因為在寬限期結束后,仍然無力兌付兩筆美元債券共計5200萬美元的利息,佳兆業成為首家美元債券違約的中國企業,這提醒投資者警覺中國余額約2750億美元的美元企業債所隱藏的風險。中國的經濟增速已降至1990以來最低水平。房地產市場低迷,只會加重這種擔憂。
??? 民生證券債券分析師上月統計發現,去年以來,中國發生大小債券違約事件15起。其中公募債違約事件6起,私募債違約事件9起,最終發生實質性違約7起。除了美元債券違約的佳兆業,上月初ST湘鄂債成為首單本金違約的公募債,而保定天威發行的11天威MTN2更成為首家違約的國企債券。
??? 中國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4月21日公告確認,由于發生巨額虧損,當天未能按期支付所發行的201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利息。至此,其所發行的11天威MTN2成首只違約國企債券
??? 盡管此后財新網()報道稱,經中國央行出面協調,天威集團獲得了建行貸款援助。但報道援引的知情人士表示,建行自己也是天威債的債券持有人,“一個口袋出,一個口袋進。”
??? 原名“湘鄂情”的4月2日公告稱,該司無法在4月7日之前籌集到足額資金用于支付利息及回售款項,尚有約2.4億元資金缺口,構成中國債市第一單公募債券本金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