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企業動態 » 平臺運營不透明等現象阻礙P2P行業發展

平臺運營不透明等現象阻礙P2P行業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5 08:39  來源:經濟參考報  瀏覽次數:20
? 首先,P2P網貸平臺資金運作不透明。2014年4月銀監會關于P2P行業監管的“四條紅線”確立了P2P網貸行業信息中介的定位,決定了網貸平臺不能設立資金池。然而,目前P2P平臺資金運作仍然透明度不足,大部分平臺自有資金與借貸業務資金仍未實現有效隔離,部分平臺以自融為目的,通過資金池炮制“龐氏騙局”;或以期限錯配為目的,利用沉淀資金放款或將投資于短期項目的資金用于長期融資項目。一旦資金鏈斷裂,極易出現限制提現甚至卷款跑路。
2015年以來,詐騙跑路的網貸平臺數量快速攀升,1~3月份分別有24、24和32家平臺跑路,在全部問題平臺中的占比分別為34.8%、41.4%、58.2%;而2014年12月份這兩項指標分別僅為20家和23%。
其次,資產端信息不透明。P2P的初衷是通過減少信息不對稱,直接撮合投融資雙方交易,從而降低交易成本,因此信息披露,尤其是融資者、融資項目的信息披露是關鍵。由于缺乏統一監管,目前多數P2P平臺自律性地披露信息。但是,披露內容差異較大、披露程度參差不齊。以交易額較大的50家網貸平臺為樣本,其中75%以上的網貸平臺會披露融資者基本信息,以及合同范本;半數以上的網貸平臺會披露融資用途。然而,對于還款資金來源、融資者信用等級、風險提示、合同第三方托管以及貸后資金流向等關鍵的風控信息,披露較少。風險提示的網貸平臺僅占12.5%,委托第三方托管借貸合同的只有一家,幾乎所有平臺均未明顯揭示貸后資金的使用情況。
一些P2P“理財計劃類”產品,投資人在成功投標前,往往不能了解資產列表詳情、無法自主選擇融資項目組合;并且該類產品極易掛鉤“資金池”,資金運作風險較大。2015年1月卷款跑路的“百銀財富”即采用了這一模式。
總體而言,投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催生道德風險,提高了網貸業務的交易成本。
第三,平臺運營情況不透明。平臺運營信息是P2P網貸行業監管的重要基礎,但目前僅少數網貸平臺予以披露,并且相關指標的統計標準并不統一。以壞賬率指標為例,不同網貸平臺的壞賬定義不同,逾期期限從1個月到1年不等;定義壞賬的基數也不同,多數平臺以累積成交額為基數,僅少數平臺以更為合理的待還余額作為基數。與此同時,對計算方法選擇的隨意性較大。統計標準不一致,各平臺公布壞賬率差異較大;由于缺乏橫向對比的基礎,P2P行業整體風控水平難以準確統計。目前陸金所、信而富等8家平臺已公布壞賬率,其中陸金所較高,壞賬率在5%~6%左右,微貸網較低,在0.25%左右,兩者相差5個百分點。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