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清洗”Uber風波再起。Uber在中國各城市的官方認證公眾號日前遭到封號。Uber方面表示,不會影響企業經營。分析認為,中國專車行業經過長期發展,已經逐漸從現金補貼向服務補貼轉化,中國專車行業競爭進入服務競爭階段,企業與粉絲互動渠道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日前,包括上海在內16個城市的中國Uber微信公眾號遭到集體封號。據Uber截圖顯示,微信對封鎖Uber賬號的說法是該賬號遭到大量用戶舉報,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已被永久封禁。北京商報記者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關鍵詞Uber、Uber天津公眾號“進擊的煎餅果子”、Uber濟南公眾號“泉民U步”等,均未找到相關微信公眾號。有微信方面負責人向媒體回應稱,Uber賬號被封或是因連續接到用戶舉報,存在惡意營銷、誘導分享以及借助收集用戶信息牟利等行為。優步負責人公開回應稱,沒有惡意營銷,微信所謂的懲罰并不公正,封號不會對優步中國的經營造成實質性的影響。對于上述說法,北京商報記者聯系Uber方面但并未獲得回應。
Uber的線下營銷案例一直被業界人士津津樂道。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Uber方面表示,公眾號遭封不會影響經營,但微信作為國內移動社交應用行業的領頭羊,Uber失去這一陣地難免影響市場推廣速度。對此,獨立電商分析師葉堅峰表示,從Uber過去的營銷案例來看,微信公眾號并不是主要推廣渠道。不同于滴滴出行、美麗說、大眾點評等接入微信錢包的電商服務,Uber用戶要下載App才能使用,主要流量仍來自用戶主動使用,找到新傳播渠道和方式的問題不大。
在微信公共號無法啟用的情況下,Uber轉戰微博。Uber微博認證賬號“Uber優步”日前轉載名為“微信平臺全面封殺Uber的24小時里,優步做了什么”的文章。相較于微信公眾號被封閉,Uber更大的挑戰來自于市場格局的壓力。易觀智庫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專車服務市場監測報告》顯示,滴滴專車服務活躍用戶覆蓋率占比達83.2%,Uber占比16.2%。在葉堅峰看來,雖然Uber的營銷推廣充滿新意,但對于移動出行領域而言,營銷轉換率整體不高,通過營銷吸引新用戶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