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熱點 » 養老并軌不僅要有“目的地”也要有“路線圖”

養老并軌不僅要有“目的地”也要有“路線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05 13:36  瀏覽次數:68

養老并軌不僅要有“目的地”也要有“路線圖”打印字號:T|T2013-08-05 10:43 來源:蘭州晨報?? 瀏覽量:12次? 有0人參與??? 近年來,社會上對養老“雙軌制”議論頗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制度的最終統一,也就是“并軌”,這個大方向是明確的。

養老“雙軌制”形成的不公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待遇的差別,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差距不小,同一地區不同類別人員之間也存在差別;二是保障的差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由公共財政承擔部分,甚至公務員無須繳納統籌,公共財政直接買單,具有穩定性。而企業養老保險(放心保)統籌由企業與職工共同承擔,并按照繳費數額計算養老金,在以工資為繳費基數的前提下,行業工資水平與效益的影響,對企業職工退休金的影響很大。

可見,“雙軌制”不公平,實質上是養老保險制度設計的缺陷,一方面公共財政參與保障“厚此薄彼”,形成的落差;另一方面,與工資相掛鉤的保險征繳與計算方式,將收入分配的差別,延伸到了養老保障領域,弱化了保障基本公平的要義。

所以,關于養老金并軌,并不是舍棄一種模式,把所有的人集中到另一個模式上去,而是針對現有制度的缺陷,設計新的軌道,用新的模式來替代,通向普適公平的終極方向。也就是說“養老并軌”的過程,應該呈現出“Y”型的特征,先趨近再統一。事實上,在這個方面,國家層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從2005年開始,已經“九連漲”,在同一地區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退休金差距明顯縮小,為并軌逐步破除障礙。

但是,養老并軌進展緩慢,除了制度的歷史慣性之外,終究是改革的利益調整艱難,涉及企業、政府與個人責任的分攤,也涉及多方利益的平衡。因此,公眾并不懷疑“雙軌制”最終被取消,而是在大方向下,通過什么途徑、采取什么方式,能夠快速高效地達到彼岸,即“養老并軌”的“軌道”設計比“方向”更重要。

從長遠來看,養老制度應該是“社會平均工資”統一繳費標準為主,與以工資相掛鉤的職業補償制度為輔相結合,前者保障公民養老共同普適的需要,而后者則解決不同職業在養老補償中的差異,比如企業的職業年金制度、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補助制度等。顯然,養老并軌提速,不僅要有明確的“目的地”,也要有清晰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更要有破除利益掣肘的勇氣與魄力,改革需要穩妥推進,但改革更需要克難攻堅,國家層面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方案應加快研究制定。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