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以下簡稱“綠皮書”)指出,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其中,霧日數呈明顯減少,霾日數明顯增加,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



昨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以下簡稱“綠皮書”)指出,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其中,霧日數呈明顯減少,霾日數明顯增加,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
■霧減霾增
霾天數已超過霧天數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霧霾天氣成因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1981年至2010年,霾天氣出現頻率是冬半年明顯多于夏半年,冬半年中的冬季霾日數占全年的比例為42.3%。
從時間跨度來看,1961年—2012年,中國中東部地區(東經100°以東)平均年霧霾日數總體呈增加趨勢。近52年來,年霧霾日數最多的是1980年,有35.8天。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中東部地區平均霧日數基本都在霾日數的3倍以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霧日數呈減少趨勢,而霾日數呈增加趨勢,霧霾日數比例逐漸減小,特別是2011年和2012年的霾日數均超過霧日數。
據了解,霧是由水汽組成,水汽遇冷就結霧,霧本身并不是一種污染。霾是由細小的顆粒物組成的,顆粒基本在微米量級,不像霧是在十幾或者二十個微米的量級。
■霾天連續
持續6天霾過程是過去3倍
綠皮書稱,中東部地區連續3天以上霾過程站次數在20世紀雖然略有增加,但總體變化不大,但進入21世紀后,連續霾過程站次數增加顯著。
數據顯示,持續3天以上的霾過程站次,2001年至2012年的監測平均值,均為1961年至2000年監測平均值的兩倍以上,其中,持續6天霾的過程,監測數據是對比數據的3.1倍。
在剛剛過去的10月,中東部霧霾呈現高發態勢。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4.7天,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是52年(1961年-2013年)以來最多的一年。其中,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重慶、天津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東增西減
中東部局地霧霾超過百天
從空間分布看,霧霾日數變化呈東增西減趨勢。東北、西北和西南大部地區霧霾日數每年減少0—0.5天,除新疆北部外,西部地區年霧霾日數基本都在5天以下;華北、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呈增加趨勢,其中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增加最快,廣東深圳和江蘇南京平均每年增加4.1天和3.9天。中東部大部地區年霧霾日數為25天至100天,局部地區超過100天。
綠皮書選取了中東部6個典型大城市(北京、石家莊、鄭州、南京、杭州、廣州)和附近的6個小城鎮(遵化、饒陽、西華、高郵、慈溪、增城),對比分析年霾日數變化可以看出,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大城市和小城鎮年霾日數差別不大,但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大城市霾日數明顯較小城鎮偏多,大部分年份偏多超過50天。
■霧霾危害
給經濟造成顯著負面影響
綠皮書稱,中國霧霾天氣增多最主要的原因是社會石化能源消費增多造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逐漸增加。這些污染的主要來源是熱電排放、工業尤其是重化工生產、汽車尾氣、冬季供暖、居民生活(烹飪、熱水),以及地面灰塵。此外,人類活動產生的光化學產物、局地烹飪、汽車尾氣等造成的揮發性有機物轉化為二次有機氣溶膠,都會使霧霾情況頻繁發生。
氣候變化導致的氣象條件也是造成霧霾天氣增多的原因,具體包括靜穩天氣加上高濕、混合層薄、降水日數減少等。
霧霾天氣現象會給氣候、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例如引起城市大氣酸雨、光化學煙霧現象,導致大氣能見度下降,阻礙空中、水面和陸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改變人體的免疫結構等。
■治理建議
建立跨地區聯防聯控機制
綠皮書提出,我國的大氣污染呈現地區污染抱團的趨勢,為了有效解決該問題,必須實施區域聯防聯控。例如,北京的強霾污染治理不僅要考慮市內污染源,還必須考慮天津和河北地區的污染來源。
綠皮書認為,中國尚沒有建立實質性的應對機制,可考慮在管理體制方面進行制度創新,如建立跨地區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委員會等。除了地區間和城市間的聯防聯控之外,還需要建立部門和行業間的協作控制機制,使相關部門做到數據共享、措施共同制定、執法協作配合。專家建議,多部門聯合建設全國統一布局、覆蓋全國、重點地區加密的國家環境空氣監測網。
■相關新聞
環保部:做好今冬大氣污染防治
11月1日,環保部發布的通知指出,近年來,中國冬季特別是北方地區進入采暖期后,季節性燃煤造成污染物排放量劇增,同時逆溫、靜風等不利氣象條件頻繁出現,造成部分地區霧霾天氣頻發,各地要做好2013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各地應積極推進集中供熱、“煤改氣”、“煤改電”工程建設,加快淘汰燃煤小鍋爐;在天然氣氣源供應不足的地方,要優化使用方向,優先保障民生用天然氣。加強煤炭質量檢測,嚴控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生產和使用,超標煤炭一律封存并實施處罰。要大幅減少冬季施工工地土方作業,強化施工工地揚塵環境監管,對達不到綠色施工標準的一律停工整頓。渣土運輸車輛應采取密閉措施,禁止道路遺撒和亂傾亂倒,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渣土運輸車輛一律予以處罰。對火電、鋼鐵、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冶煉等大氣污染物排放企業進行全面排查。開展機動車停放地檢查和道路抽查,禁止超標車輛上路行駛。加快高污染車輛淘汰進程。 中新
8歲娃患肺癌被指與霧霾有關
“霧霾”會導致肺癌的產生,華東地區最近查到了肺癌最小的患者,年僅8歲。江蘇省腫瘤醫院醫生馮冬杰表示,這名8歲女童患肺癌的原因是家住在馬路邊,由于長期吸入公路粉塵,才導致癌癥的發生。霧霾主要是因為PM2.5會沉積在肺部引起炎癥,從而引起一些惡性病變。
據了解,南京一家醫院的胸外科有120張病床,但是肺癌患者就占據了50張。其中有不少患者都是三四十歲的壯勞力人群,這些人大多都不是吸煙引起的病癥。根據醫院統計,肺癌患者的增長人群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但是最近幾年,增長率最快的是3歲到50歲的人群。 中新
韓日媒體抱怨“受中國霧霾影響”
近日,韓日媒體對中國霧霾的頗有怨言。韓國KBS電視臺3日報道稱,中國的霧霾正持續對朝鮮半島產生影響。韓國《朝鮮日報》稱,中國霧霾主要來自于北京所在的華北地區,該地區的霧霾冬季隨著西北風移動,最快6小時,最慢一兩天就會越過黃海覆蓋朝鮮半島。日本富士電視臺報道稱,從10月31日開始,中國的PM2.5污染顆粒在日本的影響范圍進一步擴大化。
但有中國氣象專家駁斥了上述說法,認為PM2.5等顆粒物在大氣環流過程中有擴散、降解和稀釋的作用,最終將溶解到云端通過降雨落下,雖然顆粒物、浮沉可以通過強度大的沙塵暴等某一種天氣過程“漂洋過海”,但不會對其他國家產生很直接的影響。
西安將重污染天氣納入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緊急情況可中斷電視節目播報霧霾等災害預警
“緊急情況下,廣播、電視媒體應當立即采用滾動字幕、加開視頻窗口或者中斷正常播出等方式迅速播報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并持續關注直至預警信號解除。”昨日上午,西安市政府召開常務會,原則通過了《西安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辦法》。
《辦法》明確,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監測信息共享和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聯動機制。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對人口密集區、農業主產區、秦嶺生態保護區和氣象衍生、次生災害易發區等敏感地區的監測。重點監測暴雨、暴雪、大霧、霾、雷電、大風、沙塵暴、高溫、干旱、冰雹、霜凍等氣象災害。
重污染天氣將納入地方政府突發事件應急管理。
氣象災害的預警級別根據氣象災害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一、二、三、四級,分別用紅、橙、黃、藍標示。一級預警即紅色為最高級別。
預警信息由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發布、更新和解除,其他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傳播單位在接到信息后,應當無償承擔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播工作。電視、廣播媒體應當立即采用滾動字幕發布分級預警(懸掛氣象災害預警圖標直至解除預警),同步發布安全指南,引導民眾正確避險防災,甚至加開視頻窗口或者中斷正常播出等方式迅速播報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政府組織開通手機短信“綠色通道”,各通信運營單位落實、健全發布機制,將高等級別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向全社會用戶免費、全網發布。各級、各部門在接到信息后,應當向公眾即時傳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災避險。
10月PM2.5濃度臨潼最高
昨日,西安市治污減霾辦通報了10月份各區縣PM10和PM2.5濃度排名。10月PM2.5月均濃度比9月上升了46.84%,僅有7天空氣中的PM2.5濃度是達標的。PM10也只有8天達標,濃度也比9月上升了42.14%。
在各區縣的通報結果中,10月份PM2.5濃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臨潼區、灞橋區、雁塔區、浐灞生態區(國際港務區)、新城區、高新區(灃東新城)、閻良區(航空基地)、碑林區、經開區(未央區)、藍田縣、長安區(航天基地)、蓮湖區、曲江新區、周至縣、戶縣、高陵縣。濃度最高的臨潼區為每立方米149微克,濃度最低的高陵縣為每立方米87微克。參考PM2.5年均值達標上限值每立方米35微克來評價,即便濃度最低的高陵縣,也超標了1倍多。
各區域PM2.5濃度存在差異,除了與區域內燃煤、機動車尾氣排放、揚塵,以及防控措施是否到位有關外,也與區域范圍內氣象條件影響等綜合因素有關。 本報記者郭曉蓉
5個“藍天”后西安空氣再現污染
10月30日的一場雨拯救了西安的空氣,不僅終結了此前的連續3個重度污染天,還帶來了連續5個“藍天”。但昨日,“輕度污染”又再次爬上西安的天空,多個時段小時空氣質量指數超過100,預計昨日將是個污染天。
昨日,西安市治污減霾辦要求各級各部門繼續加強道路清掃保潔及大沖洗工作;嚴格禁止保潔員及市民焚燒落葉、垃圾和秸稈;繼續加大燃煤煤質檢查力度,嚴格管控建成區內燃煤煤質;進一步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及有機廢氣查處、治理,以減少顆粒物排放總量。
舉報拆遷工地揚塵最高獎500元
西安空氣質量形勢嚴峻,但仍有部分單位和個人為污染“添磚加瓦”,如果你發現拆遷工地未實行濕法作業等6類行為,可以撥打城管特服熱線12342舉報。查實后第一舉報人可獲得50元或100元獎勵;有重大貢獻的第一舉報人,獎勵額度可提高至200元至500元。
舉報范圍包括:拆遷工地未實行濕法作業或雖實行濕法作業但造成揚塵污染嚴重的;拆遷工地按照規定應停止施工作業而未停止施工的;餐飲單位(含各單位內部職工食堂)或燒烤攤點未使用清潔能源的;餐飲單位(含各單位內部職工食堂)未按規定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或雖安裝但未使用的;擅自設置、經營露天燒烤市場的;焚燒垃圾、樹葉、廢棄物等產生濃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