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熱點 » 嫦娥三號2日凌晨西昌發射 將首次在月球軟著陸

嫦娥三號2日凌晨西昌發射 將首次在月球軟著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2-01 09:09  瀏覽次數:17

經“嫦娥三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研究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于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三號”將首次實現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察。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狀態良好,各項測試結果正常,火箭已開始正常加注。

現場直擊

火箭昨日開始加注

昨天,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天氣轉晴。即將發射“嫦娥三號”的二號發射塔高高聳立,與97米的活動塔相連。此時,火箭仍舊包裹在活動塔內進行加注工作,沒有露臉。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孫保衛告訴記者,從昨天上午9點開始,火箭在發射場進行常規推進劑的加注,花了一天時間,把400噸的常規推進劑加入火箭中。今天,將在發射前進行低溫推進劑的加注,最后再進行事前各項檢查。

“加注一定要保證精準。”孫保衛說,特別是零下250多攝氏度的低溫加注非常危險。之后,發射場2.5公里范圍內的居民要全部撤離。此外,在火箭殘骸理論落點的貴州、湖南等地,居民也將提前疏散。

孫保衛說,“嫦娥三號”任務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第83次發射任務。

參觀票賣到今天中午

參觀“嫦娥三號”發射現場的門票銷售比較火爆。昨天,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基地接待部了解到,“嫦娥三號”的參觀門票共有3種,一種是700元/人,在觀看點有固定座位;然后是500元/人,現場有活動座位;另一種是400元/人,為站票。

“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還不錯,單是西昌這邊就賣出了數百張,其他旅行社還有很多。”一名工作人員說,要買票就要趕緊,因為要提前給發射中心上報人數,所以賣到今天中午就可能截止了。

技術突破

首用多窗口、窄寬度發射,已定6套方案

昨日,“嫦娥三號”任務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姜杰說,嫦娥三號任務對運載火箭系統的運載能力、入軌精度、發射窗口、適應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此次火箭系統實現了六大改進,箭身還裝了一組攝像頭。

力爭“零窗口”發射

姜杰告訴記者,“嫦娥三號”將使用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發射,而且為多窗口、窄寬度發射。

姜杰說,“嫦娥三號任務共選擇了6個發射窗口,每天兩個窗口,每個窗口的發射時間間隔非常短,第一窗口寬度4分鐘。若沒有發射,那就推遲50分鐘,第二窗口只有1分鐘。

“嫦娥三號”還將力爭實現“零窗口”發射,即在規定的發射窗口時間內,分秒不差地實施發射。因為窗口時間內,地球與月球距離最短,“嫦娥三號”將最大限度節省燃料保持體力。

入軌精度提高3倍多

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介紹說,嫦娥三號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兩器組成,探測器總重量3780公斤,巡視器“玉兔”140公斤。而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長56米多,起飛質量約為456噸,能輕松將“嫦娥”和“玉兔”送上月球。

嫦娥三號比嫦娥二號重了1000多公斤,入軌精度提高3倍多,因此需要突破多項技術來滿足發射要求。據悉,此次采用多窗口、窄寬度和高精度入軌發射,這在我國航天發射史上是第一次。

舒適之旅

嫦娥“座椅”量身打造

長三乙火箭改進六大技術

“這將是長三乙火箭的第25次出征。”嫦娥三號火箭系統總指揮表示,長三乙火箭改進型是三級捆綁式火箭,在長三甲基礎上捆綁了4個助推器,運載能力遠高于長三甲和長三丙,并在六大專項技術上開展了攻關:發射窗口由少變多、“兩只眼睛”提高入軌精度、嫦娥三號“座椅”量身打造、可靠性再躍升、運載能力提高、“現場直播”火箭飛行過程。

長三甲系列火箭總設計師兼總指揮龍樂豪表示,雖然是首次進行航天器落月,但這次成功的把握比較大,因為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已經做了不少軌道試驗,而且做了不少拓展試驗。比如,原來衛星在距離月球200多公里的高度飛行,后來有意識地降軌,降到距離月球100公里,最后降到離月球表面只有15公里。然后再把它們拉起來,再回到200多公里。

長征三號乙是國內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此次發射嫦娥三號使用了運力進一步提升的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

長征三號乙增強型火箭采用三級半構型,由4個助推器、芯一級、芯二級、芯三級和衛星整流罩組成,全長56米,芯級直徑 3.35米,起飛質量達到459噸。此外,控制系統除了一套以外,還有一套備份。

嫦娥三號能成功降落到月面的關鍵是其可變推力的主發動機。該發動機推力為1500至7500千牛,可在復雜的降落過程中靈活調節,保證嫦娥三號能迅速、安全地在月球上軟著陸。

相比于“嫦娥二號”,“嫦娥三號”的結構與尺寸發生了較大變化。增強型火箭新設計了“嫦娥三號”的“連接器”——高度1760mm有效載荷支架以及星箭接口的鎖緊裝置,使火箭與衛星更完美地連接在一起,增強了“嫦娥三號”奔月途中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據新華社

中國探月工程

繞、落、回三步走進入第二階段

肩負“落月”重任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將于12月2日凌晨奔月,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重要一步。2020年前,我國月球探測工程分三個實施階段:

“繞”為一期,研制和發射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實施繞月探測,并初步建立我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系統。“落”為二期,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并開展月基天文觀測。“回”為三期,進行首次月球樣品自動取樣返回探測,深化對地月系統的起源與演化的認識。

截至目前,嫦娥一號衛星圓滿完成一期“繞月”使命;二期包含嫦娥二號、三號、四號三次任務。嫦娥二號作為先導星,已成功為嫦娥三號驗證了部分關鍵技術并對預選落月區域進行了重點探測;即將發射的嫦娥三號,將實現我國航天器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探測。

?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