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發布上課的時間、地點和相應回報,就會找到“合適的人”替你上課。這樣一款名為“超級逃課助手”的手機軟件在大學校園里紅極一時。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不少省外高校對此軟件已下禁令,甚至發明該軟件的學生將受到所屬學校的處分。昨日,該軟件的設計者——內江(微博)師范學院體育系大四學生蒲磊回應稱,學校方面還沒有任何處分,而他設計軟件的初衷不是為了逃課,“就是想做一個校園新型社交平臺。”
設計者
—最初只想設計校園社交軟件
蒲磊 生于1991年,內江師范學院2010級學生,主修體育教育設計軟件:“超級逃課助手”設計初衷:“我想設計一款校園社交軟件,可以解決大學生的生活問題”
最初游戲打得沒勁才搞軟件
手機軟件“超級逃課助手”的功能類似于“嘀嘀打車”,“供需”雙方發布信息后,軟件能“自動配對”。這款已覆蓋全國3000多所高校的軟件,上線3個多月,注冊人數達到20萬,下載總量高達30萬。
昨日報道稱,這款軟件是一個四川大學生設計發布的。如今,不僅設計者本人受到了來自校方的壓力,南京部分高校也已下禁令:學生使用代課軟件或存在代課行為,一經發現絕不姑息。
記者昨日找到了軟件設計者,內江師范學院2010級的學生蒲磊。他介紹說,自己出生于1991年,明年大學畢業,目前主修體育教育,“結緣軟件開發,純屬偶然。”
蒲磊自稱很宅,大一剛進校時和其他大學生一樣,業余時間主要是打游戲來消遣,“打了兩個月,發現沒意思,我就開始研究軟件。”他說主要是自學和向高手請教軟件開發,“后來我想設計一款校園社交軟件,可以解決大學生的生活問題。”
后來發明社交軟件意外火了
蒲磊稱校園生活應該豐富多彩,軟件不僅可以提供一個交流平臺,還可以促進同學互相幫助,比如幫忙占個座、拿個包裹、找人參加演出活動等,“代課功能只是一個切入口,但大家只關注了這個,對別的就忽略了。”
蒲磊稱,他們設計的軟件出人意料地火了之后,不少媒體找到學校了解情況,“還說學校有可能處分我,我是害怕處分的,讀了四年,我想好好拿一個畢業證。”蒲磊介紹,軟件9月上線之前,自己和幾個學計算機的同學于去年8月一起出資30萬元成立了一個軟件開發公司,“目前公司也是遇到各種問題,有點做不走了。”
打算找個養活自己的工作先
面對巨大的輿論壓力,蒲磊有些猶豫,“我想,或許還是暫時從公司出來,找個先養活自己的工作,但不會放棄軟件開發。”
楊仁全是蒲磊等人成立的軟件公司中最大的股東,回想起公司成立一年多,他感慨,“公司現在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創作進展慢、資金不足、產品推廣難,基本處于虧損狀態。”
和蒲磊“迂回創業”的選擇不同,楊仁全說,自己還是鼓勵大家繼續堅持下去,“就這么放棄,太不甘心了。”
校方
——不會進行處分,他很“靈光”
“對蒲磊,完全沒有任何和軟件相關的處分。”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上蒲磊的班主任李老師。李老師介紹說,學校沒有對蒲磊做任何處分,“對于他體現出來的這種創新能力,我們還是肯定的,只是對于造成的社會后果,不方便評論。”
在李老師眼中,蒲磊是一個活躍、腦袋靈光的孩子,“很不錯。”
李老師說,對蒲磊的畢業實習和畢業答辯,自己和對待別的同學一樣。此前,蒲磊曾說李老師批評自己“不務正業”是最重的語氣,李老師對此表示認可。
逃課神器
——偏離了設計者的初衷
追捧 幫人代課還可以賺外快
昨日,記者通過手機下載了“超級逃課助手”。安裝運行后,發現需要填寫學校、院系、年級,以及電話號碼等進行注冊。如果要發布代課信息,則需要填寫課程名稱、上課時間、地點,以及“回報”等信息,而在“回報”的二級目錄中包括“請吃飯”、“請看電影”、“幫你代一節課”和“自定義”的選項。大部分發布信息的學生都選擇了請吃飯或代課一節,也有人在“自定義”一欄中表示可付現金,一節課在二三十元。
一位西南財經大學的學生直言,有時候因為別的事不能去上課,老師又要點名,“找個人代課挺好的,不會傷老師面子,我又不會被扣學分。”另一位使用過該“逃課神器”的學生表示,代課的大都是大一、大二的學弟學妹,他們能順便賺外快,所以基本信息一發出去,來“配對”的人就會很多。
在“超級逃課助手”受到不少學生追捧的同時,也遭受了不少質疑。有同學表示,這種方式不僅是欺騙老師,也是欺騙自己。
偏離 疏于管理平臺內容混亂
楊仁全解釋,自從媒體曝光后,大家把重點集中在了“付費逃課”上,“但其實,那真的只是我們做社交平臺的切入點,沒想到會受那么多質疑。”
楊仁全介紹,目前“超級逃課助手”的注冊人數有20萬,沿海高校比四川高校的注冊人數多。根據目前的數據看,四川高校的注冊量為2萬人左右。
在軟件應用中,設計者的初衷確實隨著實際應用而偏離不少。由于“回報”一欄中可以自定義,于是有人以次賺取“代課費”;而原本代課的內容也延伸為“找人吃飯、找人替考研、專業代課、一起跨年”等各類五花八門的需求。
對此,楊仁全承認,對軟件的后臺工作確實疏于管理,“以前都會取消一些和代課沒關系的內容,最近人手很不夠,確實有些疏漏。”
■聲音
應該思考科技的創新開發和管理應用的關系。蒲磊的行為值得提倡,問題出在后期的管理和應用上,沒能預計到可能產生的種種后果。”
——四川省社科院胡光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