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以來,約有5600名農民工涌入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求職。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提供的數據顯示,節后求職者與崗位之間的倍率為1:1.5,最吃香的崗位是保潔、保安和保姆等“三保”。其中,保潔月薪漲幅高達30%。
“電焊工、安裝。”在地上鋪一張手寫的白底紅字紙片,紙上壓一塊石頭,昨日,劉峰在成都市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開啟了馬年的求職生涯。
正月初五以來,5600名像劉峰一樣的農民工涌入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比求職者更熱情的,是用工單位。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提供的數據顯示,節后求職者與崗位之間的倍率為1:1.5,這意味著每1個求職者有1.5個崗位期待著他的加盟。節后,成都最吃香的崗位是保潔、保安和保姆等“三保”。其中,保潔月薪漲幅高達30%。
在馬年初現的用工荒大潮中,一群在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的“黃牛黨”也活躍起來,他們通過給企業介紹員工收取費用,部分“黃牛”月收入甚至能上萬元。
廚師走俏 月薪4000元也不干
中餐廚師、面食快餐、保姆……在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寫著這些關鍵詞的求職、招聘單四處可見。在這些信息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廚師。“大多餐館都是初八迎客,肯定缺廚師嘛!”
彭山小伙兒張進已經在這里找了兩天工作,會廚藝的他一點兒也不急。今年求職,他把收入目標定在月薪4500元左右。餐館老板苗女士看中他的手藝,但張進對苗女士給出的4000元月薪不太滿意,他決定繼續等待。
“三保”吃香 月嫂月薪或上萬元
節前,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曾針對節后崗位需求以及薪酬水平做過一番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年后,家政保潔、保安、保姆、電焊工、搬運工等崗位最走俏,普遍漲薪10%至30%,漲幅最大的是家政保潔,漲了30%,其次是保安漲薪17%至18%。收入最高的是月嫂,月薪或達1萬元。
“月嫂的工資并不像坊間傳聞的那樣可觀。”成都萬家和家政服務公司招工專員劉玉蘭說,最好的月嫂才能月收入上萬元,1年只有7至8個月工作時間,一般的月嫂月薪4000到6000元。除月嫂外,工作更穩定的育兒嫂也十分緊俏。“初級育兒嫂收入在3000元左右,隨著經驗的增加能到8000元。”盡管待遇可觀,劉玉蘭仍無奈地說,月嫂和育兒嫂難找。
劉峰希望找一份電焊工工作,他對工資要求是月薪5000到6000元。求職過程中,他很關心工作的居住環境。
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副主任肖志強說,節后該市場求職者與崗位之間的倍率為1:1.5,這意味著每1個求職者有1.5個崗位期待著他的加盟。
市場建議
用工單位招工請走正規渠道
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是公益平臺,免費為求職者和用工單位提供服務。市場內“黃牛”成群,管理方也很無奈。“一些‘黃牛’本身也是來求職的,沒找到合適的,就當起了‘串串’。”肖志強說,他們曾聯合轄區派出所打擊過,但公安機關對“黃牛”定性很難,其行為本身并不存在詐騙,涉及金額也不大,擾亂市場秩序也算不上。因此,他們只好加大宣傳力度,請用工單位從正規渠道招聘。
新聞人物
“90后”農民工:追求“體面”工作學會計想圓大學夢
昨日上午10點,錦江區人力資源市場,22歲的張偉在周圍一群“大叔”的襯托下略顯稚嫩,這是他從老家內江(微博)來成都的第二天,也是高中畢業后來成都找工作的第三年。
洗過汽車,端過盤子,張偉決定做收銀員。去年,他通過自學拿到了會計從業資格證。“還是有點技術好,要不太容易被替代了。”盡管酒店、超市等服務場所的收銀員并不需要什么復雜的技術,但張偉認為這是邁向“體面”工作的開始,“以后學更多的財務知識,就可以到小公司里做會計。”
從早上8點開始,已經有3名雇主“光顧”了張偉,他想找月薪2500元到3000元的工作,但對方提供的工資不能滿足他的要求。張偉仍在寒風中等待著他的機會。
“各種原因沒能上大學,現在就只能到這里來找工作。”張偉不喜歡這種等待被“相中”的感覺,他將人力資源市場稱為“菜市場”,并一直后悔自己未能上大學。張偉盤算著他的馬年計劃,先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然后通過自考圓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