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口計生委、市衛生局分析,在政策實施后的三年,這10萬新生兒將會按照50%、30%、20%的比例逐步到來。也就是說,政策實施首年,很有可能迎來一個生育小高峰。而按此推算,政策實施首年預計多生5萬人,加上每年約15萬的新生兒數量,成都當年新生兒有望達到20萬。
日前召開的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上透露,成都“單獨兩孩”相關方案已上報,有望上半年出臺實施。昨日,記者從市衛生局了解到,根據市人口計生委、市衛生局初步測算,政策實施后,把流動人口計算在內,成都將在3年內多生約10萬人。
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將開設專門針對“單獨兩孩”的孕前專家咨詢門診,新建大樓增加床位。省婦幼保健院、錦江婦幼保健院等婦產“大戶”,床位數量都將增加。
未來3年多生10萬 實施首年多生5萬
雖然政策還未正式出臺,但相關評估工作已悄然開始。市衛生局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市人口計生委提供的調查數據,成都市的戶籍人口中,符合“單獨兩孩”政策且有生育意愿的家庭約為5萬。考慮到流動人口的數量,以及與戶籍人口的生育比例,估計最近3年,總的再生育家庭數量約為10萬。
市人口計生委、市衛生局分析,在政策實施后的三年,這10萬新生兒將會按照50%、30%、20%的比例逐步到來。也就是說,政策實施首年,很有可能迎來一個生育小高峰。而按此推算,政策實施首年預計多生5萬人,加上每年約15萬的新生兒數量,成都當年新生兒有望達到20萬。
面對這可能到來的新生兒“大軍”,醫療機構是否能夠承受?市衛生局基婦處這位負責人表示,無論從床位數量還是人才數量,成都約100家具有婦產資質的醫療機構“承受力基本沒問題”。但是,這是從成都市總體的婦產醫療資源做出的評估。對于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等大型婦產醫院來說,很可能會“壓力山大”。
大型婦產醫院 紛紛建樓迎生育高峰
每年約有2萬嬰兒在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出生。為解決床位問題,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將在院區空地上興建一座大樓,主要用做醫院的病房。新大樓有望今年開建,建成后將新增600張床位。這樣,加上原有的1000張床位,該院總體床位數將達1600余張。相應的,產科床位也會增加。
省婦幼保健院的二期工程也正在修建之中。預計明年年底,新病區將會投入使用,床位數量將會增加到600余張。另外,錦江區婦幼保健院位于靜康路的新院區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將新增500張床位。
除大型醫院的床位緊張,“單獨兩孩”政策還有可能帶來高齡產婦和高危妊娠增多的情況。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副院長文榮康介紹,該院準備開設針對“單獨兩孩”的孕前專家咨詢門診,計劃再生育的夫婦,專家將會對產婦營養狀況、身體狀況等多個方面進行評估。據介紹,該門診將于3月正式開啟。
區(市)縣婦幼保健院
明年都將達二甲以上
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相關負責人透露,該院產科每個病房有40多張編制床位,但臨時加10到15張床位已屬常態。昨日,記者還咨詢了省婦幼保健院、華西附二院等婦產“大戶”,發現它們情況基本類似,都處于“一床難求”的狀態。
為分流大型婦產醫院的產婦,成都市正計劃加強區(市)縣婦幼保健院的建設。市衛生局基婦處負責人表示,除錦江區婦幼保健院外,雙流、金牛、金堂等地的婦幼保健院不是已擴建投用,就是正在擴容建設。
目前,新都、彭州)、崇州3家婦幼保健院已經達到了三乙等級,還有11家區(市)縣婦幼保健院已經達到了二甲等級。其他的婦幼保健院,也將在2015年年底前達到二甲等級。
另外,該負責人表示,為了應對可能來臨的生育小高峰,市衛生局還在組織各區(市)縣產科、兒科專家奔赴上海、廣州等地進行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同時,成都市將進一步完善產婦急救綠色通道,產婦在各級婦產機構出現緊急情況,都會通過緊急轉診或者專家會診等方式進行急救。
相關鏈接
“單獨兩孩”將拉動相關產業
隨著“單獨兩孩”細則的加速落地,年增過百萬的新生兒將催生多產業迸發經濟熱。相關保險公司已開始挖掘生育險中的商機。中國人壽、中國人保、陽光保險、太平洋保險等近期紛紛開始推廣相應的保險產品,懷孕險、流產險、先天畸形保險等近十種,保險金額從100多元到近千元不等。
民營醫院同樣迎來利好。據《北京日報》記者的走訪,其致電北京市10余家私立婦產醫院后獲悉,其中多數醫院的再孕體檢的價格都在2000元左右,部分月子會所提供類似服務則要價在3000元。即使花費不菲,再孕體檢的預約狀況仍然十分火熱,多數醫院都已預約至1周以后。
教育資源的拓展同樣迫切。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日前向媒體透露,教育部將擴大資源總量作為首要任務,各地通過加快公辦園建設,將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辦成普惠性幼兒園,扶持企事業單位辦園、集體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等措施,增加學前教育資源。
一位海外嬰幼兒奶粉代理商告訴記者,“我們預計奶粉的銷量會增長20%左右。”且他已將信息傳遞給國外企業,希望對方能夠增加產量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供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