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熱點 » 失聯客機怎么那么難找?

失聯客機怎么那么難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10 15:40  瀏覽次數:16
  馬航MH370航班失聯,國人無不牽掛同胞安全。馬官方確切證實個別乘客護照可能有異后,更增大了一個根本任務的迫切性,那就是盡快找到客機,才能展開更多調查。
  為此,也有很多網友不由得發出一個本能的疑問,天上那么多衛星,有的據說能看清報紙標題,一架波音777為何找不到?即使衛星太高,多架飛機穿梭,為何還沒消息?
  這實際上涉及一點專業知識。首先,大型客機即使完整水面迫降,也并不具有長時間穩定自浮的能力。而且如果是那樣,幸存人員用救生艇上配備的救生設備將完全能發出聯絡信號,哪怕是煙。再考慮到飛機最后失聯前的高度和從雷達上消息的時間,遺憾地說,我們要找的幾乎不大可能是一架完整的飛機。而且,它迄今的確沒有主動發回求救信號和位置信息。
  即使不完整,事故原因還不明,殘骸大小更是完全無法預計。唯一能肯定的是,分散的殘骸中,金屬結構將很快下沉,能留在水面的主要是座墊、油污或其它我們不愿見到的可漂浮物體。
  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偵察衛星或先進的民用光學遙感衛星的確有很高的分辨率,最高可接近0.1米,也就是說,煙盒大小的物體就能在圖像上構成一個像素,如果多幾個像素,可供識別出形狀,則可能辨別出物體是什么。
  然而,這只是針對陸地的情況,在陸地上即使有物體運動或風等變化,地面基本特征大致不變的,其陰影變化也有規律可循,從而可供從容識別。而在海面,波浪不斷地發生無規律的瞬間變化,在光學圖像上留下的背景信息就雜亂無章,固定形狀的漂浮物要被識別出來幾乎不可能,別忘了這些漂浮固體的相互位置也無規律且不停變化。
  如果再考慮到海面面積的浩瀚,就不難理解為何對海面的偵察幾乎不能依靠可見光成像的原因,除非要識別的物體是體積較大、與背景能形成明顯反差的船只(當然,船只還有尾流等更大的特征)。為此,衛星對海面的觀察主要依靠合成孔徑雷達。目前這樣的雷達也具有成像能力,即通過雷達回波生成可視圖像,其分辨率也不斷提高,但遺憾的是,要識別上述航空失事留下的漂浮物仍然幾乎不可能。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必須考慮,衛星并非懸于頭頂,對任何一片指定區域的探測,需要看相關的衛星軌道和過頂時間是否方便。
  至此,這種搜索顯然主要靠飛機。這次馬來西亞、越南、美國等國已經派出的機型性能并不差,對距海岸不遠的海域完全能夠覆蓋多次。據報道,目前馬方已派出15架飛機前往搜索,一架越南海軍一架安-26運輸機已從胡志明市出發搜索,泰國海軍也有一架巡邏機隨時可以出發,美國和新加坡也愿意派遣飛機參與搜索。
  馬來西亞空軍的可用機型包括C-130運輸機、皮納圖斯PC-7小型教練機、歐直EC 725多功能直升機、SH-3“海王”直升機和米-17搜救直升機;新加坡空軍則有C-130H運輸機、福克50“海上執法者”Mk 2巡邏機。另外,印尼有波音737-2X9“監視者”、CN-235和NC-212-200三型海上巡邏機,泰國有Do 228、福克27-200“海上執法者”兩型海上巡邏機和P-3T反潛巡邏機。
  雖然不一定全部出動,但相對于出事海域來說,周邊可提供的空中搜索力量還是足夠了。這些飛機除目視搜索外,其中的海上巡邏機還多裝有帶紅外熱像儀和高清CCD相機的光電轉塔、海上搜索雷達等設備。不過問題在于,目前世界上的海上巡邏機在搜索潛艇的軍用目標時,其雷達甚至能發現露出水面不多的潛望鏡這種目標,但前提仍是目標具有便于識別的特殊特征,比如潛望鏡的雷達回波能夠區別于天然漂浮物或垃圾。而對今天我們談論的客機失事殘留漂浮物,其特征很難形成相對可靠的識別模型,供這些光電或雷達設備自動捕獲。也就是說,不管借助什么設備觀察,最終看到的東西是不是要找的,基本只能靠人工判斷。特別是還要考慮到海面上原本就有各種漂浮物,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
  大家也許還記得汶川地震中失事的邱光華機組的陸航俄制直升機,除了自身電子設備落后,無法發出失事信號并報知位置外,其失事后搜索殘骸遭遇的困難也是一樣道理。當時甚至調來了XXX院士從德國引進的精密激光雷達成像系統,其對地面的分辨率達到分米級,但即使對地面每塊稍大的物體都能成像,也解決不了哪塊是石頭、哪塊是飛機殘骸的問題。最終還是靠人工搜索找到。
  對這次搜救,海面船只搜索當然在這方面要準確得多,只是其搜索效率也低得多,范圍小得多。至于已經發現的油污帶,則未必能準確提示機體殘骸的位置。
  從此次搜救來看,由于其本身的難度,并不能說哪國的搜救能力就更能解決問題一些。比如我國交通部已在沿海地區建成了相對完善的救撈體系,包括航空搜救能力也曾屢建奇功,但這次的距離畢竟遠離我國,他們以直升機為主的航空力量的確無法抵達。
  因此,對不主動提供任何信號,自身又沒有與背景明顯區別的特征的目標,不管軍用、民用,搜索都是個難題。這不是科技水平和是否盡力的問題。科技在這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各種求救系統,但如果災難突然,這些主動幫助搜索的設備都可能無法發揮。
  衷心期望這架客機能被盡快找到!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