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廣元市民李先生報料,說自己在某信用社的ATM機子上取了15000元錢,在轉存到其他銀行時發現其中一張是假幣,他找到某信用社理論,信用社工作人員表示核查不到該錢幣編碼。李先生提出質疑,信用社工作人員昨日現場演示,結果顯示該假幣的確不是從該信用社的ATM機上取出。
市民報料 ATM機取出假鈔
據李先生介紹,3月29日,他從利州區南河天劍農村信用社的ATM機上取出15000元,取完錢后就直接離開了。隨后,他又將錢存到工商銀行,但是其中有一張編號為M7U4689905的錢幣始終存不進去。李先生一開始以為錢幣存不進去是自己存時置放的位置不對,又反復驗證好幾次,結果都顯示錢幣有“問題”。
4月2日一早,李先生來到取錢所屬信用社進行交涉,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要將錢幣冠字編碼輸入電腦查查才知道。當日下午,李先生再次來到該信用社,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信用社不管是存錢還是取錢,都是有冠字記錄的,只要輸入錢幣編碼就能查到,但是當事人提供的編碼為M7U4689905假幣冠字編碼確實查不到。
再者,當事人發現假鈔時不在信用社攝像頭范圍之內,也沒有第二人能在場證明,所以他們很難確認該假幣是從信用社里取出的。
李先生覺得很委屈,認為銀行查冠字號時,沒有第三方公證,所以假幣來源究竟是不是信用社很難說清。
現場實驗 信用社查無此鈔
昨日,記者來到該信用社,對李先生持有的編號為M7U4689905的鈔票進行了仔細辨別,發現該錢幣盡管有防偽標志、水印,但是仔細觸摸錢幣就會發現,沒有凹凸感,很滑,應該是張假幣。
為了破解李先生的疑惑,信用社提出可以現場從ATM機中取出錢,然后現場驗證冠字編碼。
利州區農村信用社聯社副主任趙瑞當場從ATM機上取出10張百元大鈔,讓記者從中隨意抽出兩張,冠字編碼分別為R4Z2020560、Q3U4518437,隨后帶著記者進入ATM機后臺操作平臺,分別輸入兩張錢幣的冠字編碼,機子顯示該錢幣的冠號存在,緊接著,又輸入假幣的冠字編碼M7U4689905,結果顯示和它符合的冠號不存在,無效。
趙瑞說,現在不管是存錢還是取錢,使用的都是具備冠字號碼識別功能的點鈔機、自動化清分機具、取款機和存款機一體的設備,機子會自動帶隱形攝像頭進行記憶存儲,都有自動識別冠字編碼的功能,同時,機子中的儲存信息不會消失,更不會人為更改,假鈔是否出自銀行一查便知。
銀監局 冠字號都是唯一的
記者隨后咨詢了廣元銀監分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很多銀行的ATM機都帶有冠字編碼查詢功能,有了冠字號碼查詢功能就很容易查到真相。所謂冠字號碼,就是鈔票正面左下角字母加數字的一組編號,每張鈔票的冠字號碼都是唯一的,記錄了這張鈔票的多個要素,包括取出的金融機構名、網點名、取出時間、取出方式等。
市民在銀行不管通過何種途徑存入或取出現金,系統都會記錄下鈔票的冠字號,如果市民懷疑從銀行取到的鈔票有假,現在市內部分ATM取款機已有打印冠字號功能。如若沒有,市民只要憑身份證件、以及銀行卡或存折,就可到銀行打印和查詢冠字號,實現有據可查。
律師提醒 懂得增加維權籌碼
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唐法廣提醒廣大消費者,信用社雖然證明了李先生持有的假幣不來源于銀行,但同時也要提醒市民,在銀行取款時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好辦法是當面點清,提取來不及當面逐張清點的大額現金時,最好兩人以上同行,也盡可能在人工窗口交易,萬一回到單位清點或到其他銀行存儲時發現假幣,可以憑借現金捆扎紙條(上面有銀行員工的號碼或名字)向銀行反映,并提供同行人員的證明,從而增加維權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