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獲悉,江蘇省權威教育部門對小學三年級和初中二年級學生做的一項大樣本數據調查,發現一周之內補課超過6課時,學生成績明顯下降,而且“補得越多,成績下降越明顯”。
據介紹,這次調查分別在兩個年級抽取了8萬到10萬個樣本,對學生每周補課時間和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作出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在正常的課程計劃之外,一周之內補課在3課時之內的,學生的成績可能會上升;一周補課在3-6課時的,看不出成績有明顯的提高或降低;一周補課超過6課時的,學生成績明顯下降,而且“課上得越多,成績下降越明顯”。
同時調查的還有作業量,國家教育部對初中生的作業量規定是不得超過1個半小時。對初二年級作業的調查表明,如果作業量略微超過1個半小時,多出十來分鐘或者二十分鐘,多出時間在半小時以內的,學生成績略有上升,但是上升也不明顯。如果給學生布置的作業超過2個小時,與作業在1個半小時之內的學生相比,看不出成績有明顯上升。如果作業量超過2個半小時,學生成績反而下降。
“南京教育”官網也正在進行“關于課外輔導的調查”,500多名家長填寫了在線調查表。其中為孩子安排了課外輔導(或家教)的家長有381名,占75%。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您參加課外輔導(或家教)感覺對自身學習有幫助嗎?”這個問題時,有超過60%的人覺得“一般”。對此,仙林外校長錢鐵鋒認為,就中小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發展早期,音體美等素質的培養比補課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