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剛開始,招工應聘的熱度就如同氣溫一樣節節升,近期就有十幾場大型招聘會,武漢才市進入新一輪招聘求職高峰。記者探訪發現,相比“金三銀四”的三四月招聘季而言,五月招聘略顯“高大上”,除了一線工人、普通白領跳槽,還有不少行業專場招聘、高層次高技能人才招聘。這些招聘提供的崗位誘人,但同時有很強的專業性,要求也高,特別青睞“有證一族”。
百度搜索近日也發布最受關注資格證書排行榜。建造師、會計、司法考試是最熱門的三類資格/職稱考試。二級建造師以34568.85萬次的搜索量高居榜首。會計從業資格證排名次之,為26531.15萬次。一級建造師則以23441.61萬次排名第三。注冊會計師、司法考試、證券從業資格證名列四到六位。
“聽說拿到會計師資格證,收入立馬翻三番。”
“這算什么,有了一級工程師證書,什么事都不干,一年就能收入10萬元?”
“證”的傳說也隨著招聘而備受關注,但現實真是如此嗎?真的是“‘金證’在手,吃喝不愁”?連日來,記者進行了探訪。
A 5年拿下土建3個證 8年在漢買了2套房
工作8年,買了兩套房。今年31歲的何超(化名)堪稱一個屌絲逆襲的典范。靠的是5年時間一口氣拿下的三個建筑行業職業證書,其中單靠巖土工程師證書就在3年內獲得了50萬元的收入。
2006年,何超從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進入一家設計公司工作。“學土木工程的不考建造師是沒什么‘錢途’的”,何超說:“之前的師兄都在考”。
2007年,何超報名參加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基礎考試。基礎考試要考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測量等18門課程。“雖然很多內容在學校學過,但要在幾個月內都熟悉起來還是壓力很大”,何超說,他白天上班,下班就復習,經常看書到凌晨3點。由于準備充分,當年9月的考試就順利通過。
何超沒有停下來,2008年,他考取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證,并憑此證掛靠在一個設計公司,3年收入10萬元。其間的2009年,他又通過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2010年通過專業考試獲得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證,“當時這個證的市場價值是3年15萬元左右”,何超說。2011年,通過專業考試,獲得注冊巖土工程師證,“現在巖土工程師比較少,所以這個證市場價值也比較高,在45萬元到50萬元間。”
何超現在武漢一家建筑設計院工作,除了工資月入八千,還有各種證書掛靠在其他單位的費用。靠著這些收入,2010年至今,何超在漢陽王家灣和徐東各貸款買了一套房。
何超說,掛靠已是行業潛規則,所謂掛靠就是擁有證書的個人,將證書掛靠到建筑設計公司,名義上在該公司工作。可能會作為顧問參與某些設計工作,也可能什么都不做,而且不用去上班。公司因為需要有一定量的有證專家,才能承接一些大型項目,所以也情愿為此支付給證書持有人一筆錢作為工資。
據了解,無論相關注冊管理辦法還是《建筑法》、《招投標法》,都嚴格規定掛靠是嚴格禁止的行為。此外,現在工程都是終身負責制,如果出現質量問題或事故,那些掛靠的注冊建造師將被追責,甚至入刑。
另一方面,資質不夠的建筑企業,通過“掛靠”來打腫臉充胖子“提升”自己的人才隊伍,從而拿到工程項目,而那些被“掛靠”的技術骨干其實并不在工地,這樣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危害,不可估量。“大家都明白掛靠有很大風險,但收入確實很誘人。”何超說,現在,隨著考取的人越來越多,以及行業規范越來越嚴,這些證的價格也都在“縮水”。
目前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考試的通過率在9%左右,而注冊巖土工程師考試通過率僅為8%。
B 4年考得注冊會計師 職業發展空間變大
在武漢一家銀行工作的黃林(化名)對注冊會計師(CPA)有自己的認識。1997年,黃林從武漢財政學校大專畢業,進入一家審計事務所工作。1999年,事務所改制,黃林只得自找活路。當時的黃林只能做審計助理,沒有簽字蓋章的權力,一個月收入就500元。感覺職業發展遇到瓶頸的黃林選擇了參加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當時發現只有拿到這個證的人才能單獨做項目,有好的收入。”
2002年,黃林一口氣報了經濟法、審計、會計三門考試,最后只通過審計的考試。
2003年,有了備考經驗的黃林只報了會計和稅法兩門,一年就考過了。2004年,又考過了經濟法。2005年,考過了財務管理。黃林說:“拿到執業證書后,職業發展空間確實變得很大,最明顯的就是,憑此證進入一家大型國有銀行工作,一步成‘金領’,在審計工作中也更加自信。”
現在,黃林還參加全國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閱卷工作。她表示,現在5年內要考6門,每年不同科目考試的通過率最高的17%,最低的只有6%,綜合通過率在11%至12%之間。黃林說:“現在社會對注冊會計師的需求,用“剛好夠用”來形容比較好”。
對于CPA證的價值,在武漢一家房地產投資公司負責財務工作的蔡欣(化名)說,他曾參加考試,但沒能考過,“CPA掛靠在會計事務所,2008年掛靠一年能拿到5萬元,但到2012年就只有3萬元了,現在幾乎掛不出什么價錢。”蔡欣說,相較于掛靠出去,自己憑證在會計事務所執業,做項目更賺錢。
C CATTI每年只過200個 日入5000元
“CATTI二級口譯每年有幾千人考,但能通過的只200多個,通過率低于10%。”在華中科技大學英語口譯方向讀碩士研究生的朱浩然說的CATTI就是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去年11月,朱浩然考取了CATTI二級口譯證書。他說:“現在在外面嘗試做一些音樂會、國際會議的口譯工作,一天最多能賺2000元。”
據華中科技大學外語學院翻譯系張老師介紹,CATTI關于口譯的資格認證分為三級,其中二級能通過者已經寥寥,而一級口譯和同聲傳譯證書每年通過者只有數十人。對于想要以口譯為職業的學生來說,CATTI口譯證無疑就是敲門磚、金鑰匙。為了給教學和科研提供真實素材,保持自身口譯實戰的水平,張老師也會偶爾客串國際會議口譯,最多的一天能拿到5000元,5月已接了三場同傳。他說:“目前武漢市場上,每年能做10場以上國際會議同聲傳譯的口譯員只有十余人”。
據口譯行業專業人士介紹,在國際化程度更高的北京、上海,口譯的需求很大,待遇也更高。據在上海從事口譯工作的岳先生介紹,口譯員一天收入4000元,好的口譯員一個月可以做10多場,一年可以賺50萬元元。
但在表面高薪的背后,是口譯員長期的積累和辛苦的譯前準備。口譯是一個成材率極低的專業,1000人學習口譯,最后可能只有幾個人從事口譯工作。“1月份,花三天時間準備祖賓·梅塔音樂會的口譯工作。”朱浩然說:“往往要口譯的內容會涉及到各個方面,都要提前好多天做準備工作,比如音樂術語、祖賓·梅塔個人經歷都需要充分了解”。
D 其他“金證”還有哪些
除了以上證書,在百度搜索發布的最受關注資格證書排行榜中,司法考試以18595.95萬次的搜索量排名第五,僅次于二級建造師、會計從業資格證、一級建造師、注冊會計師。
被稱為“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試,是無數人的“噩夢”。而正因為有難度,才更顯其價值。而通過司法考試,也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要想做律師,必須要在律師事務所實習。要想做法官,必須要考上公務員。“這個證只是一個入門條件,進了門,還只是剛起步,做律師有沒有案源,有沒有能力,才決定能否有高收入,當然如果本來就是體制內的人,是否考得過司法考試,待遇差別確實是相差蠻大的。”一位省檢察院公務員介紹。
據了解,除了以上傳說中罩著金環的職業證書外,還有用于機械、室內裝飾、建筑行業的CAD工程師認證證書,導游資格證書、報關員證書、人力資源從業資格證書等,社會認可度也比較高,但能否成為真正的“金證”,關鍵還是要靠個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