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劉某華在成都一間考場內參加監理工程師考試。這一天,我省17萬考生參加全國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是一年中影響面最廣的考試之一。
題未開答,他就被監考老師盯上了。經檢查,他身上的灰色背心暗藏玄機:縫有線圈。腰上綁了一個手機,耳朵里還藏了無線耳塞。
同一天,被查出身背線圈腰藏手機的考生共40余人。據調查,這批人均從上海過來,他們作弊使用了電話會議中心功能。除了利用新技術作弊,跨省作弊正成為一種趨勢。

A:一場不公平競爭
一封信件揪出40余名跨省考生
劉某華等人作弊被逮個現行,得益于一封匿名舉報信。
5月22日,一封《舉報2014年5月24日監理工程師考試作弊》的信被交辦到了省人事考試中心主任手上。
信中寫道“2014年5月24、25日監理工程師考試,孫某、李某、劉某華等14名考生攜帶高科技電子作弊儀器,準備出發,進入四川省人事考試測評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進行作弊考試,望監考老師詳察,嚴格處理。”信件郵寄地址顯示,這是一封來自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的舉報信。信末,舉報者請廳長“為嚴肅考風考紀,很(狠)剎歪風邪氣,望政府加大科技偵查手段防范屏蔽!希望社會正能量。”
這封信引起了省人事考試中心的高度重視,安排人手逐個查找。在資料庫里,查了7個人,都顯示“無”,工作人員有些泄氣,“是不是有人搞起耍的?整了封假舉報信?”
在查到舉報信中的第8人劉某華時,信息終于對上號了。“很興奮!”這位工作人員說,查完被舉報的14人,只有劉某華是正確的。
“只查出一個人,為何舉報信里要寫上一群人的名字?”、“寫一群人是為了引起我們的重視?里面是否還隱藏秘密?”種種疑問在這位工作人員的腦海里盤旋。
他改變了查找方式,直接查找劉某華所在的公司上海某裝飾工程公司,一查不要緊,查出了38名報考者。“上海的人員為何千里迢迢到四川來考試?”順著這條藤摸下去,工作人員繼續尋找,又找到了另外一家上海公司的報名者24人。
根據數據庫里的信息,這62人被列為監考老師重點監控對象,其中在40余名考生身上發現了線圈、手機和耳塞。
B:誰在幕后操控
“電話會議”手機 2000人同時“受益”
手表、線圈、耳塞、手機、背心……在測評基地,一個大塑料袋里,裝滿了監考老師現場繳獲的作弊器材。
手機,一溜黑色同款手機,都粘貼有同一款或藍或紅或黃的按鍵。經過反復演練,省人事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總算還原了一套完整的作弊器材:一件灰色背心,線圈從腰部縫到了脖子處,配備兩個電池、一部手機、兩個耳機。
“那個凸出來的按鍵是方便考生接聽信號的。”這位負責人說,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該作弊團伙服務細致周到,體現了一定的專業性。
記者隨機打開了5部手機,查看其通話和短信記錄,他們有著共同的特征:通話和短信很少,但不同的手機撥打的電話號碼有一樣的,5 部手機里都曾與 010—58××××4200聯系過。
010—58××4200是一個怎樣的電話號碼?又與這群考生有什么樣的關系?
25日下午,記者撥通了這個號碼,了解到這是電話會議系統。一名聲音甜美的女孩子介紹,要想收到信息,首先得有一部電話和一組密碼,就可以隨時隨地加入會議了。
在電話會議系統介紹中,“一部電話,地球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加入全時會議”、“1分鐘,輕松召開 2000人大會”、“全球五大洲、超過60個國家、5000個城市本地接入號”等介紹,讓省考試中心的負責人心驚肉跳。
“今年,首次發現作弊團伙使用這個工具,而且信號可能發自北京。”省人事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一旦這種功能被大規模運用于各種考試中,對誠信、公正參考造成的危害不可想象。
C:誰讓作弊“瘋長”
利益驅使 靠租證書3年收入90萬元
省人事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古代,科舉考場上最常見的作弊方法有三種,一個是賄賂主考官以獲得好的成績;第二個就是夾帶考試經文進入考場內作弊;第三是請人代考。當時,反作弊的辦法主要有:全身搜查、洗澡裸檢等。
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弊手法一直在推陳出新,技術不斷升級換代。2000年,考場內出現了利用技術手段作弊的器材。比如,把接收器偽裝成為礦泉水瓶、橡皮擦、手表、鋼筆等,接收器材也升級為無線耳機。為了確保考試的公平和公正,省人事考試中心啟用了屏蔽儀、金屬探測器、監考大師和身份證識別儀等進行試中防范。2008年,人社部門還針對部分全國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項目啟用了試卷雷同分析,進行考后防范。
近年來,考試作弊波及面越來越廣。是什么力量,驅使這群人鋌而走險?
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了解到,一些機構為了資質,便有了租資格證書的需求,這讓部分人士找到了靠掛證生活的生存之道。據了解,目前有掛靠行情的證書近40種,其中包括各級注冊建筑師、注冊結構師、執業藥師(醫師)等等。
據媒體報道,50歲左右的德陽人衛叔,擁有一張如今炙手可熱的證——注冊電氣工程師證。他的證掛靠在一家大型企業,企業開出的價格為三年75萬。而三年前,這價格每年還沒到10萬元。
據了解,一些很難考的證,在市場上可掛到3年90萬元。“正是有了巨大的利益,才會給了考生作弊的動力。”省人事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分析道。
觀點
嚴懲
考生一年被抓3回 改變考試手段嚴懲作弊者
為何作弊屢禁不止?省人事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說,除了利益驅動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處罰太輕,對考生缺乏足夠的威懾力。
對于作弊的考生,一般情況下,省考試中心會這樣處理:沒收作弊器材,按考試紀律規定予以登記,取消本次考試成績,幾年內禁止考生參加各類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但由于系統原因,即使處罰某考生幾年內禁考,但考生依然能報考。因此,省人事考試中心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堪稱奇葩的考生——一年3次參考,每次作弊都被抓現行。省人事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呼吁:國家的誠信系統應擴面,對于作弊的考生應給予更加嚴厲的處罰,甚至可禁止其入行,迫使其改行。
此外,省人事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也在反思目前的專業技術考試手段。“一級建筑師是最難作弊的。”這位負責人說,9個科目中4個是繪圖的主觀題。“繪圖考的全是真本事。”他說,這種考試手法就很好,讓考生無法作弊。
當然,一級建筑師畢竟是高端人才,通過率也極低。這種考試手法能否應用到更大范圍?他說他并不看好。不過,他說,這里面的一些思路是可以借鑒的。因此,這會迫使考試組織者思考:如何改革手段,考出考生真實水平。
立法:政協委員呼吁盡快推動考試立法
對于作弊一事,四川省政協常委、民建中央財經委副主任、民建省委副主委、川大教授楊明洪說,目前我國缺乏考試法,因此,導致考試環境紊亂,破壞社會選人的根基,對國家、民族和社會都造成危害。
在此,他通過記者鄭重呼吁:國家應加快推動考試立法的進程,早點還考試更健康的環境,確保通過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經得起歷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