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熱點 » 調查稱七成人吃藥憑經驗 每年19萬人用藥不當死亡

調查稱七成人吃藥憑經驗 每年19萬人用藥不當死亡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10 08:31  瀏覽次數:34
  當遇到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很多人選擇到藥店根據經驗買藥自己治療。據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兩周患病后采用自我醫療的居民占35.7%,其中農村占31.4%,城市占47.2%,“大病到醫院、小病去藥店”已經成為藥品消費的主流意識。
 
  但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副會長張承緒告訴記者,自國家2000年開始實施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以來,藥店處方藥需憑醫生處方購買,非處方藥老百姓可以自主選購。由于消費者普遍缺乏基本的醫藥常識,很多人并不懂得如何安全地使用非處方藥物,百姓用藥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一項調查顯示,到藥店買藥的消費者中,僅有3成具備正確的非處方藥使用知識,7成百姓吃藥憑經驗。我國每年有250萬人因用藥不當而住院治療,19萬人因此死亡。
 
  自我藥療成一種共識
 
  什么是自我藥療?世界自我藥療產業協會給出的定義為:在沒有醫生或其他醫務工作者指導的情況下使用非處方藥物,用以緩解輕度的、短期的癥狀及不適,或者用以治療輕微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凡成年人出現頭痛;咳嗽黏痰;關節、肌肉、手臂痛,腹痛;背痛;緊張、抑郁不安;足趾腫脹、雞眼;感冒、流感、流鼻涕;消化不良;失眠;不明原因的疲勞等情況時,都可用非處方藥自我藥療。
 
  “每天大部分顧客是來購買非處方藥的。”北京同仁堂復興路藥店經理顧雪敏對記者說:“來的一般是一些感冒、咳嗽、胃不舒服的患者,店里的執業藥師都會先問哪兒不舒服了,多長時間了?如果顧客點名買哪種非處方藥,我們都會尊重顧客賣給他的。”
 
  顧雪敏介紹說,有時執業藥師也要針對不同情況給出建議,比如遇到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議患者上醫院全面檢查一下再購藥。對于紅色標簽的非處方藥更要告訴患者怎么吃,注意什么,如發現過敏,趕緊停藥等等。
 
  自我藥療被越來越多人所接受,原因之一是人們對醫療與健康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眾多的自我診斷或監測的儀器,為自我藥療提供了有利條件。同時,社會醫療保險體制的建立及其藥品分類管理制度、醫藥分開核算分別管理政策的實施,正引導人們主要通過自我藥療去解決常見疾病治療和健康問題。
 
  2012年《中國醫藥市場分析》顯示,以銷售價格為基礎,中國醫藥市場總量約為8000億元,其中非處方藥市場在2012年達到1280億元,占中國總體醫藥市場規模的16%。而在非處方藥物市場總量中,782.66億元來自零售藥店,由此可見,非處方藥的主力渠道是零售,占到總銷售額的61%。
 
  用藥服務人才奇缺
 
  當越來越多的人走進藥店購買非處方藥時,一項調查卻顯示,4%的人看不懂藥品說明書;近20%的人吃藥看廣告而不是聽醫生指導;在自我用藥時,只注重藥物療效,卻忽視了治療周期;對更深層次的如耐藥性、藥物相互作用和重復用藥等明顯認識不足;在用藥習慣方面,許多人為了增強療效而自行加大服藥劑量,有的人有頻繁更換藥物的習慣,還有的人用茶水、牛奶等飲料服送藥片等。
 
  百姓用藥安全迫切需要用藥咨詢服務人員為其用藥把關。但專家指出,現有執業藥師數量遠遠滿足不了居民用藥咨詢服務需求和用藥安全保障,藥學服務職業發展嚴重滯后,造成藥學服務人才供不應求,不僅阻礙著藥品管理的法制進程,更延誤了自我藥療現實問題的解決。
 
  早在2002年,我國頒布的《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就規定,藥學服務應以執業藥師為核心,形成覆蓋藥品生產、藥品經營和使用領域的藥學服務職業化隊伍,以保證自我藥療的用藥安全。
 
  但是,由于藥學服務人才奇缺,我國零售藥店并不能做到每家藥店都配備執業藥師。目前全國43萬家藥店,,每年承擔近百億人次的用藥咨詢服務。但藥店現有執業藥師不足10萬人,遠遠滿足不了居民用藥咨詢服務需求和用藥安全保障。以福建省為例,全省現有藥店8000多家,執業藥師卻只有2000多人。
 
  而衛計委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3年發布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修訂版規定,今后開零售藥店必須配備執業藥師。但是,藥師數量不足,一些藥店只能“租證”過關。所謂“租證”就是讓一些擁有執業藥師證書但又不從事零售的人,把執業藥師證書注冊到零售藥店里,這樣,藥店名義上就配備了“藥師”。
 
  自我藥療需把關
 
  消費者缺乏用藥常識,而藥品和醫療知識又相對專業化,已經成為自我藥療的一大障礙。
 
  我國非處方藥種類眾多,在國家公布的第六批非處方藥名單中,用于4類、60種自我藥療適應癥的中西藥品已近4500種,包括部分有禁忌癥的藥品。為此,張承緒副會長認為,藥店店員要充當起百姓買藥的“把關人”,自我藥療過程的自我診斷、合理選藥、正確用藥迫切需要藥店咨詢服務的支持。
 
  但是全國現有藥師(士)總人數僅39.6萬人,取得資格的執業藥師20萬人。全國47所藥學院校每年近1.7萬名本(專)科畢業生中,本科生的52.0 %和專科生的76.49%其就業去向為藥企,到社會藥房從事藥學服務的幾乎沒有。更為關鍵的是,執業藥師屬在職繼續教育,取得執業資格至少需要3~7年的從業資歷,全國每年的培養規模近1.3萬人,難以彌補巨大的需求缺口。
 
  據了解,2000年起,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責成自我藥療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探索研究問題的解決方案和措施,研發了“自我藥療咨詢服務系統”,設計了藥店店員資質考試,已在全國40多個城市舉辦了500多場培訓會,6萬多人次參與藥店店員資質考試培訓,其中2.8萬多名店員取得藥店店員資質考試證書。
 
  北京自我藥療科技傳播中心副主任周耿華對記者說,通過調查社會藥房從業人員職業發展狀況發現,經藥店店員資質考試培訓的從業人員正借助信息技術的支持,以獨特的職業活動內容從事著自我藥療的咨詢服務,業內將此類人群稱為自我藥療咨詢員、藥店咨詢員或藥學咨詢員等。
 
  記者從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了解到,該協會4年前已向人社部建議設立自我藥療咨詢員新職業(工種),目前已進入現場考察階段。
 
  有專家指出,為配合醫療制度改革的深入,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和生命安全,必需妥善解決自我藥療的現實問題。而通過藥學服務從業人員的職業分化與重組,促進從業人員素質和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實現藥學服務隊伍的職業化,成為解決自我藥療問題的必然選擇。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