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有啥子拍頭,根本沒看見人用過。”11日下午,站在成都青龍街一個避孕套自動銷售機前,周大爺滿不在乎地說。
2003年5月,這種叫做“星光寶”的售套機被引入成都,帶著“24小時服務計劃生育”的使命。11年后,“星光寶”乏人問津,經營者也叫苦連連。
冷清
黃金路段無人問津,記者買到3年前舊貨
在紅星路四段,一個售套機靜靜地被掛在路邊的墻壁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顯得十分“孤獨”。
記者隨機采訪了30位過往路人,大多數人對于記者的提問感到很詫異,表示平常不會注意路邊是否懸掛了安全套自動售套機。
為了試驗這臺自動售套機是否可用,記者在投幣口投入1元硬幣后,一個安全套掉到售套機右下方的出貨口中。打開安全套的包裝后記者發現,這枚安全套的生產日期為2011年6月,失效日期為2016年5月。
顧慮
路邊買套有尷尬,還擔心質量不靠譜
接受采訪的市民都提到一點:不好意思在路邊用售套機買安全套,人來人往的十分尷尬。
而售套機中1元/枚的安全套讓多數市民覺得有些不靠譜。“心里還是有一種觀念,便宜買不到好東西,對避孕的效果也沒有信心。”市民李先生說。
除了以上的顧慮,還有許多市民表示,現在購買安全套的渠道越來越多,不會考慮通過售套機的方式購買。
算賬
平均三天賣一個套,每天收入不到500元
“星光寶”的生意到底有好冷清?運營公司的經理王勝敏介紹,平均下來每臺機器每天的入賬差不多0.4元,也就是說平均每臺機器兩三天才能賣出一個避孕套,“稍微偏遠一點的,可能十天半個月都沒有,稍微好一點的地方,每天也就1個不得了。”
王勝敏說,因為收入微薄,手下的工作人員也人心思動,更不要說招聘到更多的人,“其實都算得到,1200臺機器,一天就不到500元的收入,要維持這么大的面,現在只有硬撐,談不上發展。”
觀點
售套機針對小眾
“我們這種不可能走量,只能針對特殊人群,為小眾服務。”王勝敏再次強調了售套機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針對一些外地人和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選擇不多,24小時都可以方便、便宜地買到避孕套,對于計劃生育和防御艾滋還是很重要,就這一點,我們的工作還不能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