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熱點 » 微軟遭遇反壟斷調查 成都公司被突查

微軟遭遇反壟斷調查 成都公司被突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7-30 08:12  來源:華西都市報  瀏覽次數:26
   7月28日微軟又遭遇國家工商總局突襲調查,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的辦公室被查,工商執法人員復制了微軟公司部分合同和財務報表,提取了電腦、服務器中儲存的內部溝通文件、郵件等大量電子數據,查封扣押了2部工作電腦。
 
  長久不在聚光燈中心的微軟,最近卻因系列負面消息頻頻登上頭條。自7月23日微軟公布1.8萬人大裁員的具體計劃后,7月28日下午又遭遇國家工商總局突襲調查。
 
  微軟中國28日晚發表聲明證實,國家工商總局相關人員突訪了微軟位于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地的辦公室。業界人士稱,這四個城市剛好是微軟東西南北四個大區業務中心所在地,顯示是一次針對微軟中國的全局性調查。
 
  有媒體報道稱這是一次反壟斷調查,但昨日微軟中國相關負責人對此向華西都市報記者表示否認,“我們沒有對外確認過這是一次反壟斷調查”。
 
  不過昨日國家工商總局官網顯示這是一次反壟斷調查,對此,前微軟中國總裁唐駿在7月29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表示,反壟斷背后更可能是沖著信息安全而來。
 
  微軟中國四地辦公室被查涉及副總裁
 
  據國家工商總局官網消息,7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組織由北京、上海、廣東、四川、福建、湖北、江蘇、重慶、河北等9省市近百名工商執法人員對微軟公司在中國大陸的四個經營場所,即微軟(中國)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廣州、成都的分公司同時進行反壟斷突擊檢查。
 
  據悉,被檢查人員包括微軟公司副總裁、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以及市場、財務等部門相關人員。工商執法人員復制了微軟公司部分合同和財務報表,提取了電腦、服務器中儲存的內部溝通文件、郵件等大量電子數據,查封扣押了2部工作電腦。
 
  國家工商總局稱,由于目前微軟公司部分主要待檢查人員不在國內或聯系不上,本次突擊檢查未完成全部檢查內容。
 
  “國家工商總局已責成微軟公司盡快請相關人員到國家工商總局接受檢查。”國家工商總局官網消息顯示,目前案件還在調查中。
 
  對此微軟中國在28日晚的聲明中表示,“我們致力于創造產品來滿足客戶對功能、安全和可靠的要求。我們會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調查,并回答相關問題”。
 
  工商總局為去年反壟斷調查的延續
 
  對于這次針對微軟中國的突擊檢查,國家工商總局在官方新聞中解釋了原因。
 
  2013年6月,國家工商總局根據企業舉報反映的微軟公司存在對其 Windows 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相關信息沒有完全公開造成的兼容性問題、搭售、文件驗證等問題,涉嫌違反中國《反壟斷法》的情況,進行了核查。
 
  核查中,國家工商總局先后約談了微軟公司和有關企業,微軟公司就總局關注的問題提交了報告。其間,相關企業也不斷向國家工商總局反映情況。
 
  國家工商總局認為,經過前期核查不能消除微軟公司上述行為具有反競爭性的嫌疑。根據法律規定,國家工商總局已對微軟公司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和微軟遭遇相似,但壓力更大的是另一家美國公司:國際芯片巨頭高通公司。美國高通公司總裁近日第三次到國家發改委接受反壟斷調查,重點在手機專利許可費征收和手機專利捆綁銷售等涉嫌違法行為。業內人士認為,高通涉嫌在華濫用知識產權,通過價格手段剝削客戶和消費者,排斥競爭、收取不合理的高額專利許可費。
 
  前總裁唐駿十年前的微軟統治力更強
 
  在2002年到2004年期間,唐駿曾出任微軟中國總裁,此后他以微軟中國榮譽總裁身份從微軟退休。
 
  7月29日下午,唐駿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的專訪,對于微軟因涉嫌壟斷被調查,他表示,“現在的微軟,遠不能跟十年前相提并論,十年前的微軟統治力更強。從我的角度很難理解,它會在這個時候被反壟斷調查。”
 
  唐駿認為,現在的操作系統早已不是微軟一家的天下,安卓蘋果等手機操作系統被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這次反壟斷調查可能不是系統軟件方面,或許還涉及其他領域。 華西都市報記者羅提立即評
 
  反壟斷國資、外資一視同仁
 
  在諸多外企中,微軟一直以來都顯得很擅長與政府部門搞好關系,在本次反壟斷的大棒落在微軟身上之前,曾經有多次市場傳聞政府部門將對微軟發起反壟斷的調查,但都沒成為現實或被廣而告之。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國家工商總局以突襲的方式調查微軟,并在官方網站上詳細介紹了調查的原因與過程,可以說沒有給微軟留下任何面子。
 
  但微軟不過是反壟斷調查中又一家企業。更早的時候,反壟斷調查通信行業涉及國內通信巨頭、調查制藥行業涉及國內名企,可以看出在反壟斷上,中國對國資、外資企業都一視同仁。
 
  反壟斷調查同時也是對本土企業的支持,前不久李克強總理在視察浪潮集團時表示,要像支持高鐵、核電一樣支持中國的云計算。
 
  事實上,美國政府一直以來都是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阻止國外企業在美拓展市場,華為中興多次被拒之門外,因此近期外企在中國的待遇并不過分。 華西都市報記者 陳黎
 
  微軟之后還有下一個
 
  “我們會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調查,并回答相關問題。”微軟中國28日向記者表示,有關部門正就一些事情對其展開問詢。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被查或與涉嫌壟斷有關。此前不久,美國高通公司也被曝接受政府部門的反壟斷調查。商務部日前也表示正對國內汽車市場上的潛在壟斷行為進行審查,一時間外資壟斷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話題。
 
  長期以來,外資企業憑借其資金、技術、渠道、知識產權等優勢取得市場支配地位,并利用這種支配地位從事反競爭行為,例如收取不公平高價、搭售、拒絕交易等。這些行為一方面損害了最終消費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對我國市場競爭秩序造成破壞,使其他經營者無法參與公平和自由的市場競爭。
 
  據業內人士介紹,外資企業在國內通過行使知識產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越來越普遍。例如在知識產權許可合同中強行加入不合理的條件,再如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外以知識產權為幌子向法院提起侵權濫訴,濫發侵權警告函、發起337調查等,從而達到排斥競爭對手、壟斷中國甚至全球市場的目的。
 
  隨著政府部門逐步加大對外資在華涉嫌壟斷的治理力度,一些外資跨國公司多年來憑借其專利、技術優勢,在中國市場實施的專利、價格壟斷等行為或將有所扭轉。
 
  中微半導體知識產權總監姜銀鑫認為,目前全球各國正在上演瘋狂的專利“軍備競賽”,對中國企業來說將面臨嚴峻的全球專利環境。中國企業既要順勢而為,尊重他人知識產權,也要掌握、駕馭知識產權游戲規則,制定因應之道。既要努力發展和對手相關的一些專利,積累自己的話語權;也可以聯合建立專利池聯盟,如果遭遇海外企業的專利訴訟,則要共同應訴等。
 
  專家強調,中國企業突破跨國公司的專利壁壘,關鍵還是要提升自己的技術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掌握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而且,還要積極參與相關領域的國際標準制定,從而真正提升市場話語權。
 
  值得肯定的是,近年來一些國內企業在核心技術上正在縮小同國外廠商的技術差距。比如在無線通信芯片領域,華為海思的“麒麟”系列芯片已經用在自己的終端產品(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中,展訊在中國手機3G芯片市場也已占據一定市場份額,并成功實現了對進口產品的替代。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