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對行賄單位和個人的查處、年內將基本做到應公開的裁判文書全部公開、解決執行拍賣中不規范不廉潔問題……7月31日,省政協舉行主席會議,聽取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上半年工作匯報。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省兩院以改革精神大力推進審判、檢察職能拓展和創新,在推進法治四川建設進程中取得了新成效。
抓源頭
加大查處行賄單位和個人
“老虎”“蒼蠅”一起打,共立案查辦貪污賄賂案件938件1252人,抓獲在逃職務犯罪嫌疑人3人;對瀆職侵權案件,部署開展區域“小專項”工作,進一步加大查辦力度,共立案查辦200件286人;查辦食品安全監督瀆職犯罪案件19件26人,同步介入事故調查21起,查辦背后的瀆職犯罪21件31人……
上半年,全省檢察機關履職成效斐然。其中,加大對行賄單位和個人的查處,是檢察機關開展職務預防犯罪的一大亮點。據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鄧川介紹,上半年,全省檢察機關加大查辦行賄犯罪力度,查辦150人,上升29.31%。
此外,為了從源頭上遏制和減少職務犯罪,各地檢察機關充分發揮行賄犯罪檔案查詢在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的作用,共提供行賄犯罪檔案查詢7079次,有行賄犯罪記錄的單位和個人被禁止市場準入或降低資質等級。“行賄是賄賂犯罪重要的誘因,只注重對收受賄賂的打擊而不注重對行賄的打擊很片面。”與會的省政協社法委特邀副主任李新民說。
促公開
年內實現應公開裁判文書全公開
“年內我省將做到應公開的裁判文書全部公開。”省法院院長王海萍透露,目前,全省法院正在以全面實現執行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審判公開為目標,強力推進三大公開平臺建設,打造陽光司法。
目前全省法院執行公開平臺已基本建成,省法院和22個中院全部建成執行公開網站,規范導入了執行措施、財產處置、案款收支等信息。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進京到省涉執信訪同比下降18.92%,執行公信力明顯提升。此外,全省法院共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裁判文書69906份,占應公開裁判文書的34.82%,年內將基本做到應公開的裁判文書全部公開。
我省檢察機關正以案件信息公開為核心,全面、全程、全覆蓋推動檢察執法辦案公開。除法律明確規定保密的情況外,對案件信息均探索了以適當方式公開。目前,各試點檢察院全面實現了2014年辦理案件流程網絡查詢和網絡公開,探索了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對重大案件信息和典型案例實行了統一發布。
省政協常委、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說,裁判文書是審判的最終產品,法院大膽地“曬”出來,體現對司法公正的自信,也對提升公眾對司法信任有積極作用。
保廉潔
規范自身建設提升隊伍形象
針對訴訟費收取管理和執行拍賣中不規范不廉潔問題,上半年,全省法院強力推行“三個一”制度,要求一個法院只能夠有“一個訴訟收費賬戶、一本歸口管理的訴訟收費臺賬、一條網上拍賣渠道”。通過網絡與現場同步競價強化市場競爭,最大限度預防和消除圍拍、串拍等暗箱操作問題。上半年,全省法院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拍賣成交56件涉案資產,成交 7.27億元,拍賣成交率44.64%,較2013年提升7.14個百分點。
我省檢察機關加強了內部監督制約,開展了規范執法強化年活動,對照省院梳理的12項執法不嚴格、不公正、不規范、不文明情形開展檢查和整改。
各級檢察機關加強訴訟監督,防止濫用司法權力。上半年全省共監督刑事立案443件,糾正不當立案139件;書面糾正偵查活動中的違法行為383件(次);對捕后無羈押必要的529人提出釋放或變更強制措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