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昨日五糧液上半年業績披露,川內上市酒企上半年業績基本確定。天府早報(微博)記者梳理發現,五糧液、瀘州(微博)老窖、水井坊、沱牌舍得4家酒企上半年共實現凈利潤48.5億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則為77.69億元,利潤減少37%。在4家上市酒企中,除沱牌舍得外,其他3家酒企凈利潤下滑幅度繼續擴大,顯示高端白酒行業的寒冬并未結束。
五糧液
上半年凈利下滑逾三成
作為與貴州茅臺并列的兩大名酒,五糧液是川內酒企的領軍企業,2013年上半年,在其他3家酒企業績均出現下滑的情況下,五糧液凈利潤仍保持了14.76%的增長。不過,伴隨著行業的深度調整,五糧液凈利潤“逆市上揚”的局面今年未能繼續。
五糧液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6.62億元,同比下降24.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01億元,同比下降30.8%。這一降幅同去年下降的19.74%以及今年一季度27.79%的降幅相比,利潤下降仍在延續。不過,上半年五糧液酒類業務毛利率卻較上年同期增加3.66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受益于其營業成本的下降。
各項數據變化的背后,顯示出五糧液開始控制成本、加大銷售渠道投入,但是受困于高端白酒的銷售遇冷,公司尚未扭轉凈利下滑的局面。
瀘州老窖
利潤同比幾近腰斬
單純從凈利潤的下滑幅度上看,今年上半年瀘州老窖更甚于五糧液。瀘州老窖半年報顯示,今年1—6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37億元,同比下降3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58億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則為18.16億元,幾近腰斬。
從產品收入結構上看,瀘州老窖上半年高檔酒類營業收入為5.17億元,同比下降67.08%;中檔酒類營業收入為8.05億元,同比下降47.99%;低檔酒類產品逆市上漲,營業收入為21.48億元,同比增長6.66%。
雖然低檔酒類營業收入同比實現增長,但是這部分產品利潤率遠不及高中端產品。數據顯示,瀘州老窖上半年高檔酒類和中檔酒類的毛利率分別為89.08%、60.43%,而低檔酒類的毛利率僅有33.79%。在高中端產品銷售下滑的背景下,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二線酒企
水井坊預計遭遇首虧
當一線白酒廠家憑借“降價保量”的方式來爭奪市場,二線白酒企業局勢則更嚴峻,這從沱牌舍得近3年的業績變化可看出。2012年上半年,沱牌舍得實現凈利潤1.86億元;2013年上半年凈利潤銳減84.8%至2825.3萬元。今年上半年這一趨勢仍在延續。
沱牌舍得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7.31億元,同比下滑3.1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46.9萬元,同比下降62.9%。
將沱牌舍得同瀘州老窖對比后可以看出,兩家公司低檔酒類產品營收規模均出現上漲。但在產品利潤的把控上,沱牌舍得高檔、低檔酒類產品利潤率均低于瀘州老窖。
目前,水井坊雖然未正式公布半年報,但是公司此前發布業績預告稱,預計上半年將虧損1.2億元至2億元,出現多年來半年報業績首次虧損。
分析
川酒由“保價”轉向“保量”
從半年報看,面對業績的下滑,川內酒企開始從“保價”向“保量”轉變。今年5月,五糧液將其核心產品52度水晶瓶五糧液的出廠價格從729元調整到609元,零售指導價從1109元調低到729元。瀘州老窖也在7月宣布,將52度國窖1573經典裝市場零售價調整為779元,而此前這一價格一直維持在1589元。
除了在產品價格做出調整外,五糧液、瀘州老窖也開始謀求公司經營上的轉型,并加中端產品的布局。以五糧液為例,7月份便推出了“五糧特曲”、“五糧頭曲”戰略新品,售價在400元以下,目標消費者直接鎖定為普通消費者。
同時,各家酒企也開始聯合互聯網企業開始推出定制酒業務,如瀘州老窖同酒仙網聯合推出的“三人炫”酒,五糧液為京東打造了京東專供1618濃香型(618ml)白酒。
不過,在資深白酒專家肖竹青看來,定制酒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目前只是酒企營銷轉型的一個嘗試。未來白酒行業還將經歷3—5年的底部調整期,預計價格不會再大幅下跌,但將長期維持一個平穩狀態。部分三線酒企則會因為一線品牌的下沉、沒有根據地市場等因素而在本輪調整中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