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熱點 » 成都“微商”買假貨被拘 半年黑賺近十萬

成都“微商”買假貨被拘 半年黑賺近十萬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0-31 08:29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瀏覽次數:32
   成都警方(微博)破獲首例“微商”售假案,查獲大量高仿名牌手袋腕表等
 
  “澳洲UGG代購,今年新款”“專柜同步版,秋裝重磅出擊”……近一年來,微信朋友圈演變成“購物圈”,“微商”越來越多。李梅和王嘉也是其中一員,今年3月兩人合伙開了一家名為“Vicky Studio”的微商店,自稱提供各種高仿的名牌奢侈品手袋、腕表、服裝等。本月17日,成都市溫江區公安分局將兩人擋獲,在他們的倉庫中發現了大量假冒奢侈品,涉案總金額接近40萬元。30日,警方發布消息,兩人已被刑事拘留,這也是全市首例微商販賣假冒偽劣產品被刑拘的案例。
 
  事件
 
  假貨名片發給民警微商店主現形
 
  今年9月,溫江區公安分局一位民警在自家門口發現了一張小卡片,上面寫著微商“Vicky Studio”銷售名牌奢侈品等。“民警加了這個微信號,發現他們朋友圈里都是賣奢侈品的,就佯裝買家跟店主攀談了起來,并提出想先去驗驗貨,”經偵大隊民警說,經過一個月的偵查,警方最終鎖定李梅和王嘉在溫江某小區內租用房間當做實體店銷售和倉庫儲貨。
 
  該民警回憶,那間“鋪面倉庫兩用”的房間大約有100平方米,客廳里有貨架,上面擺放著各種奢侈品貨物,供客人選購,其他貨物堆在臥室。本月17日,警方在倉庫內將李梅和王嘉擋獲,現場查獲的奢侈品貨物就有153件。
 
  目前,李梅和王嘉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被刑事拘留,涉案總金額將近40萬元,這也是全市首例微商販賣假冒偽劣產品被刑拘的案例。
 
  賣17萬貨物 利潤就有近10萬
 
  據民警介紹,30歲的李梅曾開過服裝店,又在全國某知名品牌旗下做品牌代理,對穿著打扮都有獨到的見解。今年3月,趕著微商的流行風暴,李梅和好朋友王嘉合資開了一家名為“Vicky Studio”的微商店,提供各種高仿的名牌奢侈品手袋、腕表、服裝等。
 
  每個月,王嘉都會在微信朋友圈發布新貨的圖片、品牌、款式等信息。為拓展生意,兩人印制了不少宣傳卡片,在溫江區很多小區進行發放,再加上這些仿制奢侈品價格低廉,這家微店很快火了起來。
 
  在兩人的工作電腦里,警方發現了3月到9月以來,這家微店每個月的進出貨詳情記錄,貨源主要集中在廣州一帶。在清單上,記者看到某品牌的一款粉色手提包的進貨價格為590元,但銷售價格則達到了980元。以這份清單的記錄來看,短短半年時間,兩人就已賣出了17余萬元的貨物,利潤約在10萬元上下。
 
  工商
 
  查處存在難度 行業管理尚不完善
 
  微商作為新興產業,行業監管尚不完善,在執法上也存在一定難度。“必須要鎖定人、貨、交易記錄,才能確認是不是違法行為,”溫江區工商局工作人員說,現在微商交易多為“私人定制”,基本不會囤貨,而且也沒有成交記錄,“所以要人贓并獲很難,即便是有貨物,也必須要商標所有人進行辨認,確定其為假冒偽劣產品,我們才能查處”。
 
  律師
 
  微商要誠信經營 莫鉆法律空子
 
  隨后,記者就此咨詢了北京安博律師事務所成都分所的律師鐘潔。鐘潔說,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上買、網上賣,微商成為銷售份額不斷擴大的購物方式,但在行業監管和法律規范上仍較滯后。
 
  “國家目前還沒有專業的法律規范,沒有強有力的監管,因此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欺騙消費者專坑熟人、無法提供票據等情況時有發生,”鐘潔表示,只有加強立法,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建立有效的網絡銷售監管系統,才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維持正常經濟秩序。
 
  而對于“蜂擁而入”的微商,鐘潔建議商家應該誠信經營,保證進貨渠道的合法性,銷售正規合法產品,改善售后服務,“千萬不能為了貪便宜,鉆法律空子,否則很有可能構成犯罪”。而消費者在購物時,更應該保留交易憑據,一旦發生糾紛,才有定責依據。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