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一直努力給廣大市民提供優質公交出行服務,健全公交優先出行機制,可是,怎么優先?日前,市交委(微博)邀請財政、國資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公交地鐵企業代表、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同商議如何建立公交優先出行機制。
總體目標
2020年 公交出行分擔率超60%
軌道交通為骨干,快速公交、有軌電車和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為補充
成都公交優先發展勾勒出了這樣的目標: 在中心城區,盡快建成“軌道交通為骨干,快速公交、有軌電車和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為補充”的現代大都市公共交通體系。
根據這樣的目標,在2014年常規公交日均客運量510萬人次、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80萬人次、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36%的基礎上,2017年底前建成170公里地鐵基本網并承擔300萬人次以上日均客運量,常規公交日均客運量550萬人次,公交出行分擔率提升至45%。2020年全面建成包括292公里城市軌道交通主體網絡、基于“三環十六射”的有軌電車及快速公交網絡、按需全面覆蓋的常規公交網絡在內的現代立體公共交通體系,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60%以上。
而在二三圈層,也有各自的公交發展目標。二圈層加快建設“對外軌道強銜接、內部公交滿覆蓋”的公共交通服務網絡;三圈層則在對接中心城區及二圈層區(縣)公共交通上加快建立“市域快鐵為骨架、公路客運為主體”的快速直達運輸體系。
財政補貼
去年虧損21億 補貼機制將完善
完善乘車市民與政府共同分擔的公交票價票制體系,建立制度化的財政補貼機制
過去幾年,成都公交快速發展,每年中心城區新增投放公交車輛至少一千臺,并陸續實行了刷卡五折、兩小時免費換乘、社區巴士刷卡免費等惠民措施,這些背后都是巨大的財政投入。
據了解,僅2013年的城區公交運營虧損就達到21億元,預計未來還將以每年5億元以上的速度增加,但成都還沒有形成制度化的補貼機制。此次改革后,將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完善乘車市民與政府共同分擔的公交票價票制體系,二是建立基于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基礎上的制度化財政補貼機制。
“以后,將不再是一事一議,而是建立制度化的補貼機制”。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的補貼方式依據不夠充分,方式不盡完善。以后將根據公眾出行需求來制定地鐵、有軌電車以及各層次公交線網的生產安全和服務質量標準,在這個基礎上,相關部門建立起城市公共交通運營成本監審機制,客觀真實核定公交、地鐵實際運營成本,根據核定的成本價和公交企業執行惠民政策后實際票價之間的差額,根據客流數據,按照據實、足額、及時的原則給予補貼,補貼還將和公交系統的安全優質服務水平掛鉤。
協同發展
統籌多種交通工具的銜接方式
公共交通發展已經是一項“城市功能”,必須和城市規劃、經濟布局同步進行
在此次提出的建立公共交通發展長效機制工作中,首先是建立公共交通統籌協同發展機制。
“交通的問題,不能只是在交通一個方面來考慮和解決。”西南交大(微博)教授徐菱表示,在規劃時,就應該考慮多種交通方式之間如何方便銜接,在多大范圍內有效銜接。市社科院院長陳蛇也認為,公共交通發展到現在,已經是一項“城市功能”,必須和城市規劃、經濟布局同步進行。
市交委相關負責人坦言,公共交通不能就公交說公交,公交發展需要從頂層架構著手,統籌開展基于地鐵、有軌電車、快速公交、常規公交以及市域快鐵等于一體的公共交通整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
據了解,在提交專家討論的工作方案中,統籌協同發展被列為重點。下一步將強化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建設、運營機制。在規劃方面,將結合公園、醫院等大型公共設施規劃同步規劃配套公交場站用地,結合地鐵站建設同步規劃公交接駁發車位,而在火車站、地鐵站、長途客運站等交通設施建設中推進實現公交配套設施的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和同期投用。
公交場站
48塊場站用地年底移交
市交委和公交集團將根據高峰、平峰、低峰不同客流特征,合理確定發車間隔,減少市民乘車久候現象;開展擁擠線路客流調查,深入分析客流特征,合理增加運力投放,高峰車內擁擠度2017年前降低到6人/平方米左右;推行大站車、區間車等靈活運營方式,提高車輛運輸效率;推行規范化駕駛服務,強化車容車貌及場站秩序管理,提升公交優質服務水平;開行“定制公交”,為市民提供“一人一座、定時定點、快速直達”的差異化公交服務。
據了解,今年底前,48宗新增公交場站用地就將完成拆遷移交工作,隨后就將加快推進新增公交場站建設,并在2017年底前全面實現場站公交功能,為運營調度及線網優化提供基礎條件。
此外,快速公交也將迎來更多線路,結合三環十六射快速路網體系,成都也將組織快速公交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基本形成“環+放射”的城市快速公交網絡體系。
地鐵建設
適時啟動第三輪建設報批
軌道交通的建設也將提速,在國家發改委批準成都地鐵(微博)第二輪建設規劃的基礎上,適時啟動地鐵第三輪建設規劃報批工作,為項目加快推進提供規劃依據,地鐵3號線二三期、5號線、6號線等項目前期工作也將同步加快推進。
根據建設進度安排,市交委將加快推動成蒲鐵路、成昆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建設,2016年前成都各區(市)縣全面實現市域快鐵全覆蓋, 2017年底前,成都地鐵運營(微博)里程達170公里,2020年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292公里,城市軌道交通主體網絡全面形成,同步實現城市軌道交通出行占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