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搭乘飛機的人可能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感受:航班座位上從來只有一兩本航空公司內刊,十來個人共用一個不斷伸縮的小視屏——有時顯示路線圖,有時播放電影,有時播報外部氣流消息,座位后方有塊白布廣告——八成是酒店住宿廣告。
這樣乏味的航空“增值服務”也許最快到明年年初就能得到改善。上周二,由國航等12家核心單位發起的“空中互聯網產業聯盟”正式成立,除了中興通訊、航通公司、中國銀聯這樣的硬件以及系統提供商外,京東商城、新浪、優酷土豆等互聯網企業也在核心單位中。
“國航引入各種互聯網公司,表明其有意開放這個入口資源。”易觀國際分析師徐昊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航空Wi-Fi的特點在于其能夠在航空狀態下提供唯一的網絡入口,而且這個入口所對應的人群的消費水平也相對較高,可以說是高端人群,其價值是圍繞著用戶聯網剛性需求以及特定用戶群體而產生的。
隨著技術的成熟與普及,空中上網已開始成為國內外航企爭奪的一塊大生意。In-Stat市場研究公司發布報告稱,至2015年機上Wi-Fi服務所能帶來的收益將從如今的每年2.25億美元劇增至每年15億美元。
互聯網思維“上天”
近年來,隨著機上Wi-Fi技術不斷發展成熟,國外至少有1800架飛機配備Wi-Fi功能,美國達美航空每天為2200多個國內航班提供無線上網服務,預計到2015年,其所有干線航班將全部覆蓋Wi-Fi網絡;美國西南航空的Wi-Fi服務已覆蓋整個機隊。一些國際航空公司以空中Wi-Fi為賣點的盈利模式也在幾年前就開始對外推出。
而在國內,航空Wi-Fi價值卻難以快速實現。
易觀國際日前發布的2014年《中國公共Wi-Fi市場專題報告》中指出,空中Wi-Fi市場的不溫不火主要在于航空公司獨攬Wi-Fi大權,互聯網基因難以進入,并且航空公司自建Wi-Fi多為局域網,難以擴大商用Wi-Fi的價值,同時,基站改建與衛星擴容成本高昂。
“目前我了解的各家航空公司,即便提供網絡也是針對于飛機上的局域網絡,廣域網絡基本處于試驗階段。”徐昊對記者說。
他對記者表示,此次國航“拉攏”互聯網公司進駐聯盟顯示了航空公司對這個市場態度的轉變,入口資源將會為其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目前在航空條件下,Wi-Fi是唯一的互聯網入口,隨著用戶對移動互聯網的使用習慣養成,航空商用Wi-Fi的利用率將有效提升,而航空業務主要是能夠根據航班的目的地和艙位進行用戶聚焦做精準信息推送,對于品牌廣告價值明顯。”徐昊說。
聯盟成員之一的京東集團大客戶銷售部總經理宋春正則對記者表示,通過與國航的合作,也是京東探索空中網絡購物的方式之一,機艙中的乘客是典型的中高端消費群,同時這種碎片化時間很容易形成即時性消費。
他表示,乘客在相關航班上利用筆記本或平板電腦等登錄機艙內網絡,即可在京東“空中購”頻道瀏覽商品,京東會利用大數據技術來分析適合空中購物的商品品類,主要是提供中高端的旅行類、禮品類產品。
而對于此次和國航的合作分成模式,京東集團副總裁馬健榮只是表示,將商場搬到空中,是電商行業的一個新藍海,但目前仍處于合作初期,正在探討合適的商業模式。
此前,達美航空在2012年也推出過類似服務,為旅客免費提供通過Wi-Fi使用的亞馬遜服務,包括亞馬遜在線商店。
“國航的這次聯盟將會誕生一些比較豐富的商業模式。”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政企事業部總經理龐勝清告訴記者,國航和中興原來最原始的合作模式就是采購,國航作為甲方采購空中Wi-Fi所需要的通信設備,但現在已經不是這種了,未來可能是一種提供服務的關系,比如說共同去為顧客提供服務,可能到了明年年初,整個商用的規劃會正式推出來。”
而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聯盟人士認為,除了基本的向Wi-Fi收費的模式外,聯盟中可能會提供一些如“積分消費”或者“代碼共享”等方式吸引旅客使用Wi-Fi,比如京東的用戶可以利用“積分”上網購買產品,也可以觀看視頻。
國航方面表示,目前國航委托東軟集團合作開發的機上網絡平臺V2.0是可以全面實現面向互聯網業務的開放平臺應用,國航機上網絡將進一步開放整合,與中國銀聯合作開發全球第一個空中無線網絡支付解決方案,與常旅樂分共同研發航空酒店積分經營的業務,與紅蘋果科技共同拓展目的地消費的O2O2O(空中到線上到線下,On Air to Online to Offline)業務,更多的空中、地面、網上業務將會在客艙無線網絡中實現。
能否打開盈利通道?
據中航工業預測,未來幾年通用飛機保有量年均增速將超過25%,到2020年將突破9000架,一個龐大而優質的機上消費群體正在形成。在機上網絡產業生態圈成熟后,各種依托于空中網絡的新消費模式有望成為常態。
民航資源網的調查結果顯示,約有35%的乘客愿意為空中Wi-Fi付費。如果國內航空公司的收費標準維持在外國航空公司平均10美元/小時的水平,這35%選擇Wi-Fi服務的旅客一年內僅在飛機上上網一小時就將為航空公司創收12.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6億元左右。
這也切中了航空公司的經營痛點。在國內旅客數量飛漲的背景下,高端產品銷售受限與居高難下的油價致使公司面臨較大經營壓力,而招攬更多乘客以及拓展新的盈利點也變得十分迫切。
國航黨委書記樊澄認為,民航業即將進入機上網絡發展的新時代,空中旅途生活將發生重大改變。國航充分意識到在機上網絡發展的互聯網時代,要與上下游產業設備制造商、系統供應商、網絡運營商以及互聯網、新媒體、內容供應商共同協作、探索。
但徐昊認為,短期內航空公司希望通過網絡服務實現盈利并不容易。
“商用Wi-Fi盈利能力的強弱實際上與用戶選擇航空公司的服務直接相關。如果處于乘客高峰期,那么商用Wi-Fi的價值空間自然也就大。但是如果處于低谷,那么商用Wi-Fi所帶來的成本可能會加大航空公司虧損。”徐昊對記者說。
他表示,空中Wi-Fi大規模商用還需要面臨幾道門檻:一是目前航空公司Wi-Fi市場的發展不快,主要在于技術門檻較高,航空Wi-Fi需要借助衛星來實現廣域聯網,或者通過改造地面基站來實現廣域聯網。而這兩種方式都面臨著高成本和擴容難的問題。其次,在政策方面,國家并沒有放開航空狀態中允許使用廣域網絡的政策,目前仍處于試驗階段。目前所支持的局域網絡連接條件也十分苛刻,基本要求在飛機飛行在3000米高空以上才可以使用。
龐勝清對記者表示,技術上目前突破并沒有太大困難。“用4G技術來做地空寬帶大有所為,因為LTE技術具有高速率、寬頻譜的先天優勢,僅專利使用費一項就可節省大量資金。此外,LTE又是國家大力倡導的新技術,因此,在國內航空市場上選擇4G地空寬帶或將是大勢所趨。”
此前,中興通訊同美國Aircell合作為Gogo搭建網絡平臺,為美國9家航空公司的1500余架班機提供空中互聯網服務。Gogo是一家在飛機上提供Wi-Fi服務的供應商,已經在2013年6月21日登陸納斯達克,除了提供空中網絡連接服務,Gogo還將為乘客提供電影和電視節目的付費點播服務,并向飛機制造商出售設備和服務。
“空中互聯網是一個前景廣闊的新興市場,不僅將給航空公司帶來機上服務乃至營業模式的一次變革,也將帶動設備商、內容提供商等上下游產業鏈高速增長,空中網購還能給所有消費類產品生產商帶來無限商機。”龐勝清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