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日,政協第十四屆成都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金牛賓館召開,成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禮向大會提交了《關于成都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書面)》,“2014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10元,增長9.8%;農民人均純收入14410元,增長11.0%。”
何禮介紹,2014年成都市委、市政府結合成都市實際及時出臺穩增長二十二條,深入推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成都市經濟社會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發展態勢,預計全年主要經濟社會指標完成情況為:地區生產總值10000億元左右,增長8.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6600億元,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00億元,增長12.0%;出口355億美元,增長11.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25億元,增長1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10元,增長9.8%;農民人均純收入14410元,增長11.0%;城鎮新增就業24.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1.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4‰以內。
在經成都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的22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中,地區生產總值、二三產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6項指標與全年計劃目標有一定差距,但效益指標完成較好,成都市經濟總量占全國、全省比重略有上升,繼續保持副省級城市第二方陣領先位置,經濟社會呈現穩中有進得發展態勢。
“2015年,我們在穩定投資、擴大消費,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同時,將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強環境治理,狠抓霧霾治理,加大節能減排力度,著力生態環境建設。”何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