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網絡熱點 » 四川將每年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增長幅度不低于14%

四川將每年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增長幅度不低于14%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2-13 08:25  來源:四川日報   瀏覽次數:44
   ——解讀省政府《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近日省政府《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縮小,“橄欖型”分配結構逐步形成。如何落實,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本報記者邀相關廳局相關負責人進行解讀。
 
  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保證低收入群體增收
 
  點擊:《實施意見》提出,根據經濟發展、物價變動等因素,適時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形成科學合理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使我省絕大多數地區最低工資標準與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比值達到全國總體水平。
 
  解讀:“這幾年,我省連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平均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省人社廳勞動關系處處長陳泉介紹,根據測算,要實現《實施意見》提出的“到2020年,使我省絕大多數地區最低工資標準與當地城鎮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的比值達到全國總體水平”的目標,在現有基礎上,以后每年將調整最低工資標準,且調整增長幅度將不低于14%。
 
  “今年也將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目前正在研究具體方案”。陳泉介紹,我省自1995年開始實施最低工資制度以來,已經13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全省最低工資的最低檔,從1995年的125元提高到目前的1100元。最低工資制度使勞動者在提供正常勞動后,從用人單位領取的工資能夠保障基本生活,是政府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實行的一項保障政策。在我省,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公益性崗位勞動者等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加將表現明顯。
 
  除適時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非公企業員工如何增收?下一步將以非公有制企業為重點,積極穩妥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和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實現已建工會的企業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簽訂率達90%以上。同時,將加強國有企業高管薪酬管理,建立與企業領導人分類管理相適應、選任方式相匹配的企業高管人員差異化薪酬分配制度,對行政任命的國有企業高管人員薪酬水平實行限高。
 
  兩條主線更加合理地分配國有資本收益
 
  點擊:《實施意見》提出,研究制定提高省級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的實施方案和分年度工作計劃,逐步提高省屬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交公共財政比例,到2020年提高到30%。
 
  解讀:“本輪收入分配改革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入方面將逐步提高其收益上交公共財政比例;支出方面,將加大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力度,用于改善民生。”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國有資本收益分配將沿這兩條主線進行,“此外,國有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將更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作為全民所有的企業,更多所有者權益將進一步得到體現。”
 
  具體來說,將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交公共財政比例。目前,國有企業上交收益比例最高一檔是15%。上述負責人表示,省屬國有企業將從2016年開始逐步提高這一比例。《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將提高到30%。“這首先體現國有企業的國家所有權,政府以所有者的身份參與國有企業的利潤分配。非國有企業都會向所有者分配權益,而國有企業則不用或比例較少,加大收益上交比例,可使國有企業更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明確其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而在加大國有資本收益上交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比例的同時,也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力度。“2014年首次調入5000萬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述負責人表示,這體現出國有企業全民所有的基本屬性,更加合理地分配國有資本收益。
 
  用一張保單為農業和農民“兜底”
 
  點擊:《實施意見》提出,積極推進保險機構開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探索推廣蔬菜、生豬等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
 
  解讀:“現代農業面臨市場和自然雙風險,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收入,保障不因災因市場變動而損失也是增收。因此需用一張保單為農業和農民‘兜底’。”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說。
 
  農業保險成效已經顯現。去年,全省種養業保費規模超25億元,居全國前列,農戶因災獲得理賠13.73億元。其中,全省地方特色農業保險品種已達23個,成都在全國首創雜交水稻制種保險,試點范圍已擴大至綿陽 (微博)、瀘州(微博)、涼山(微博)等地,2014年彭州(微博)等主產區投保蔬菜價格指數保險近10萬畝,全國率先的育肥豬價格指數保險也在成都、遂寧(微博)、資陽(微博)、南充(微博)試行,在去年豬價持續低迷行情下,極大保護了養殖大戶生產積極性。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通過積極推進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探索價格保險試點,構建產業發展支撐保護體系,不斷筑牢農民“錢袋子”底線。
 
  探索集體經濟新模式 讓大多數農民通過集體經濟致富
 
  點擊:《實施意見》提出,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
 
  解讀:“剛剛發布的省委一號文件在推動農村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部分,專門一條聚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出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開展賦予農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省委農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初統計,四川三分之二的鄉村都是沒集體經濟的空殼村。上述負責人表示,因此要探索集體經濟新模式,加快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造,用股份明確農民權利,做大做強,目前省上正在制定方案,擬選擇10個縣開展試點,不斷探索集體經濟新模式,使大多數農民通過集體經濟壯大而走上富裕路。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