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醫藥業慘烈洗牌流通大佬無力撿漏

醫藥業慘烈洗牌流通大佬無力撿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2-25 20:59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236

    “新版GSP會引發行業并購風?理論上大型企業確實會迎來并購良機,但也要看這些企業抱有多大的熱情,能不能拿得出足夠的錢。”一位不愿具名的深圳研究員對《金證券》記者稱。

    2月19日,新修訂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新版GSP)正式發布,并將于6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國家藥監局的調查,預計僅有30%的批發企業、20%的零售企業可通過認證,無力跨過門檻的企業最嚴重面臨退市。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慘烈的行業洗牌或助藥品流通大鱷加速兼并重組。不過,《金證券》調查發現,由于標的稀缺、重整困難,加上手頭并不寬裕,大佬們的資本并購腳步已悄然放緩。

    大半企業倒于GSP前?

    此次修訂明確了藥品流通行業“全面推進一項管理手段、強化兩個重點環節、突破三個難點問題”的目標。一項管理手段就是實施企業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兩個重點環節就是藥品購銷渠道和倉儲溫濕度控制,三個難點就是票據管理、冷鏈管理和藥品運輸。藥品生產企業銷售藥品、流通中其他涉及藥品儲存、運輸的活動都必須符合新規相關要求,若到2016年的規定期限仍不能達到新規要求,企業或將停止藥品經營活動。

    據介紹,當前我國藥品批發企業共13000家,零售藥企42萬家。整個醫藥商業行業利潤約150億,此次改造資金需約70億。國家藥監局預計僅有30%的批發企業、20%的零售企業可安然過關。

     “公司現在正在努力達到上述標準,我們的信息管理、倉儲溫濕度控制、冷鏈物流,都走在行業前列,達標應該問題不大。”九州通媒介經理蔡坤告訴《金證券》記者。他也坦言,其間會有資金投入,但對公司的影響不會很大。

    一深圳行業研究員也判斷,“國內醫藥流通行業基本形成寡頭格局,國藥控股、上海醫藥、九州通這幾家上市公司站在金字塔塔尖,各方面運作都比較成熟,通過新版GSP的要求并不難。”

    魔杖肆舞的后遺癥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新版GSP將促使藥品流通行業洗牌,大型企業迎來良好并購機遇。

    《金證券》記者發現,2010年、2011年國內醫藥流通行業的并購浪潮風起云涌,不僅比較活躍的區域性中小型公司被大型商業巨頭收入囊中,一些大佬甚至向地級市、縣級市滲透。但是,2012年起并購的步伐悄然放緩,鮮見相關報道。

    熟知內情的券商人士分析,“能吃掉的基本都被吃光了,太小的企業,這些公司嫌沒嚼頭、不感興趣;能賺錢的企業,人家又不愿意給,收購成本太高。”據其介紹,此前制藥行業實施新版GMP后,各路企業也是揮舞資本魔杖四處跑馬圈地。不久,地方政府發現不對勁了,“大型企業把能拿走的資源都拿走了,卻廢掉原廠址,人員更是精簡甚至一個都不剩。這也讓地方政府吸取教訓,不是實在經營不下去了,斷然不賣掉資產。”

    實際上,之前很多具有區域資源和優勢的企業在進入大的醫藥流通體系之后,因原有的資源和優勢無法發揮而“水土不服”。大型流通企業同樣遭遇眾多整合難題,包括經營理念、管理模式、技術系統對接以及產品差異化問題。

    蔡坤也稱,“不可能一口吃成個胖子,兼并重組需要一段磨合期。公司這方面的步子邁得不是很大,很多地區通過設立全資、合資公司來擴張,只有個別地區才會選擇直接收購。”上海醫藥內部人士同樣透露,“未來收購主要看地域布局,傾向于有網絡有團隊的企業。”

    趟醫改深水

    不僅合適的收購標的鳳毛麟角,藥品流通大鱷手頭也并不寬裕。醫藥流通被稱業內“搬運工”,行業利潤率僅為個位數,賬上難見現金,僅有應收賬款和存貨。

    值得一提的是,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意見強制要求2013年基層醫療機構將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二級醫院使用量和銷售額達到40%-50%;三級醫院銷售額要達到25%-30%。

    對此,醫藥流通企業并未如外界想象般的歡欣雀躍,有內部人士就直言,“基藥配送屬于雙刃劍,起初大家都認為是很好的蛋糕,但目前看,除了幾個醫保支付或政策環境比較好地區,多數被大量占用資金、無法拿到貨款。”據統計,醫院錢款平均欠款周期為200天,這也讓很多進入該領域的大型公司進退兩難。

     “就我們了解的情況,如果2016年企業不能達標,只有情況嚴重才立馬退出,監管部門不會一刀切。所以,最終消失的流通企業并不會如表面那么多。”前述券商研究員對《金證券》記者表示,醫藥流通企業就是夾心餅干,上游是廠家,下游主要為醫院,“廠家底價給流通代理商,多少底價給,最終給醫院的零售價是多少,這是筆糊涂賬,只有代理公司高層才清楚,也是不能對外界說的秘密。”

    只有深入的醫改才能將流通企業將“灰幕”中拉出來,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上述人士也稱,“對于監管部門來說,流通環節的壓縮勢在必行。只有先整頓中間環節、實現有效管控,才能進入醫改深水區。”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