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這些開拓者們所從事的方向可以歸入特殊的商業類別。財富發現的這些非常年輕的企業家都是在過去的5年內創建了自己的生意,但卻在很短時間就顛覆了所在行業,改變了商業方向和用戶的行為。但是他們又不僅僅是一群創新者,他們同時還是優秀的商業領袖:自己出任公司CEO。 作為一家初創企業,往往會要求這些年輕人一方面要有視野和戰略,另一方面要懂得經營一門生意,知道怎么贏得用戶的喜愛,懂得如何激勵員工,最后也是最重要 的:永遠可以找到正確的方法來消除擋在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羈絆。回顧人類歷史,誰擁有著這種披荊斬棘的精神?是的,就是那些“開拓者”!
1.托尼?法戴爾(Tony Fadell)
恒溫器公司 Nest
創建時間:2010
法戴爾,43歲,Nest恒溫器的設計者,也是蘋果iPod 的設計者。不管是在設計ipod,還是恒溫器時,法戴爾都力求讓自己的設計更精致、時尚且易于操作。在他看來,傳統款式不但難看、難于操作,而且成本較 高。Nest恒溫器能夠學習并掌握用戶在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醒來,以及用戶喜歡的房間溫度。根據法戴爾所述,Nest恒溫器贏得了市場廣泛好評,上市 之初,和ipod一樣暢銷。
2.安亞?弗納爾德(Anya Fernald)
食品公司Belcampo
創建時間:2011
2011年,弗納爾德和發明家托德?羅賓森(Todd Robinson)一同創辦了Belcampo。短短幾年內,她創建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農場網絡(從烏拉圭到加利福尼亞)、一家大型屠宰場、一家農家樂以 及一個發電廠。年僅37歲的她聲稱,“我尋找新點子,讓我的企業變得越來越大。同時,我們想要旗下產品成為你們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
3和4: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本?霍羅威茨(Ben Horowitz)
風險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
創建時間:2009
在成立不過短短三年時間里,Andreessen Horowitz就躋身成為硅谷最頂尖的風投公司之一,與Accel, Benchmark, Greylock, Kleiner 和Sequoia 等齊名。41歲的安德森和46歲的霍洛維茨,之所以能在硅谷翻云覆雨,憑借的不只是有卓越的投資,還有他們為資產組合公司提供的機構支持。據統計,經過三 輪融資,該公司管理著高達27億美元的資金,在最為矚目的幾筆交易中都有他們的身影。Andreessen Horowitz的投資組合包括Skype、Facebook、Instagram、Twitter、Foursquare、Pinterest、Airbnb、Fab、Groupon和Zynga等眾所周知的名字。據悉,這家擁有66名員工的企業,為需要的企業提供無限制的設計、營銷、招聘以及其他更多的服務。
5.珍妮弗?海曼(Jennifer Hyman)
服飾在線租賃網站Rent the Runway
創建時間:2009
Rent the Runway被稱作是“高端女裝領域的Netflix”,創立于2009年,創始人珍妮弗?海曼和珍妮?弗雷斯(Jenny Fleiss)是哈佛大學的同學。借助該網站提供的服務,用戶可以租借黛安?馮芙絲汀寶(Diane von Furstenberg)和海爾姆特?朗(Helmut Lang)等著名設計師的作品,租賃價格約為零售價格的十分之一。海曼坦言,自己的網站之所以能成功,需歸功于旗下300萬會員的支持。有分析師估算,該 網站目前的價值約為2.4億美元。
6.佩里?陳(Perry Chen)
融資網站Kickstarter
創建時間:2009
Kickstarter是當下最炙手可熱、全球最大的創意項目融資平臺。在三年的時間里,近三百萬用戶為三萬多項目捐助了約三億美元的資金。據統 計,該網站列出的項目中,約有43%會成功募集資金。到目前為止,Kickstarter一直維持著13個分類項目:藝術、動畫、舞蹈、設計、時尚、電影 (視頻)、食物、游戲、音樂、美術、出版、科技、戲劇。
7.雷軍(Lei Jun)
小米科技
創建時間:2010
雷軍,43歲,被稱為“中國的史蒂夫?喬布斯”。之所以能獲得此殊榮,是有充分原因的。雷軍旗下的小米科技,制造出物美價廉的智能手機。國產小米手 機以高性價比、高配置為主打亮點,一時間就迅速紅遍了大江南北,瞬間擁有一批鐵桿米粉。雷軍在電子郵件中寫道,“我一直問自己兩個問題:用戶會不會為我們 新產品激動?用過后會不會給朋友推薦?”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雷軍是成功的。小米科技指出,去年該公司賣出719萬部手機,營收高達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