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電商業最熱門詞語當數“開放平臺”。無論是蘇寧的“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新定位,還是京東商城的7億美元新融資投向,都聚焦到了開放平臺。不過,在爭先恐后開放平臺后,真的如商家標榜的那樣,琳瑯滿目的商品可以讓消費者在購物中享受一站式購齊的便利嗎?事實是,開放平臺后商家獲利要遠遠高于消費者。
免配送門檻變相提高
不同于傳統購物方式,在電腦前動動手指就可以逛遍上百家品牌店,并來回穿梭于幾大購物網站。隨著開放平臺的推進,雖然商品豐富度提高,但各網站商品趨同性越來越明顯。消費者在嘗慣了免運費的甜頭后,已經不習慣掏腰包付運費,于是,在購物時會努力達到商家設定的免運費標準。但是,免費的午餐越來越不容易吃到口。
在1號店網上超市,其實行“滿百包郵”政策。但是,不同入駐商戶的商品不能累計。比如,如果想購買一部手機和膠帶、訂書機、便簽紙等辦公用品,雖然這些商品的價格總額大大超過免郵費最低標準,但是,由于手機和辦公用品分屬不同入駐商戶,因此,只有超過百元的手機可以享受免運費,金額不足50元的三件辦公用品,按照1號店的運費規則,消費者需要交納10元運費。
“本來是想買手機后順便買點零食可以免運費。誰知道提交訂單后發現五件商品被分成了兩個訂單,還要收運費。太不劃算了。”消費者馮先生抱怨,既然是同一個購物網站,運費就應該按照訂單總額計算。而商家自動劃分成不同配送訂單,其中的運送成本應該由商家內部協調處理,不應該讓消費者承擔。
畢竟,通過開放平臺引入大量合作商后,對消費者而言,商品確實豐富了,而平臺運營方也可以收取入駐傭金增加盈利點,但配送環節條塊分割帶來的成本,不應該一股腦推給消費者。比如京東商城等網站,就會在顧客提交訂單環節做出提示,“由于商品不在同一庫房,訂單被系統拆分為多個子訂單分開配送,所產生的額外運費由京東商城承擔”。
前兩年,全場免運費成為大型B2C網站的標配。當時,1號店董事長于剛就指出這是一種非理性行為。從2011年底開始,京東商城、新蛋、亞馬遜中國先后取消“全場免運費”競爭策略。但是,被免運費培養起來的消費者,對于買幾十元商品就要掏10元的配送費,還是不太容易接受。
支付方式收窄
選擇大型網站購物,不僅商品質量有保證,關鍵一點就是可以貨到付款。這一支付方式也是這些網站當初贏得顧客信賴、提供便利的一大服務亮點。但由于是第三方商家的原因,這種便利服務正在縮水。
盡管負責配送的商品和多數入駐商戶銷售的商品可以貨到付款,但有些第三方商戶的商品卻只能在線支付、公司轉賬和郵局匯款。
北京商報記者在某網上商城挑選了一系列嬰兒用品準備付款時發現,被分拆成三個訂單的商品,其中一個訂單無法選擇貨到付款。無奈之下,記者只能找相似的商品另下單。
比如,京東商城2011年與占有支付市場半壁江山的支付寶中止合作后,顧客在其平臺下單付款的選擇方式就少了,尤其是對于習慣了使用支付寶網購的顧客,會感到不便。而當時京東商城方面表示,其提供的貨到付款服務更安全、便利。但是,入駐商戶增多后,服務標準就會出現標準不一的問題。相比較而言,其他網上商城的支付方式則更加多樣化。
誠信度降低
事情都有兩面性。開放平臺引合作商戶入駐,雖然可以短時間內擴大購物網站的商品品類,但是如何管住眾多獨立配貨的商品質量和商戶的誠信問題,是走平臺化路線的購物網站必須要思考的。
軟件工程師張先生就被某外資網上商城忽悠過。張先生介紹,他一直想買一本專業性很強的軟件開發的書,搜索京東商城、當當網后,兩家網站都顯示無貨,不過,上述外資網上商城卻顯示有貨。張先生滿心歡喜地下了單。可是,張先生收到貨后卻大失所望:他收到的是一本殘損的高中復習資料,根本不是網站上顯示的書名。張先生緊急聯系商城客服人員,但該客服表示,入駐商戶所售商品的售后服務問題由商戶自行承擔。
張先生事后表示,自己購買的那本書由于過于專業,可能并不暢銷,一些網上商城也就沒有庫存,但是靠掛羊頭賣狗肉的辦法顯示自家網站商品覆蓋面廣,最終只能是自欺欺人。
配送速度減緩
上午網上下單,可能下午就能收到購買的商品。電子商務企業的高效配送速度已讓消費者越來越感到網購的便利,但是,無論次日達還是半日達的配送服務,遇到獨立配送的平臺合作商商品,就會減速。
北京商報記者在另一開放平臺網站購買了一件運動衫,該網站次日就將商品送到,并有短信提醒服務。但是由于號碼不合適改換另一款男士衣服后,配送方也改換成入駐品牌商,商品經過10天才收到。
因為周末要參加同學聚會,裘先生在某大型網站下單買了條西褲,按照次日達的標準,本以為第二日就可以收到,但是貨品經過近兩周才送到。這讓裘先生哭笑不得。查看訂單配送流程發現,原來該商品是從入駐商戶的上海倉庫發往北京。
其實,開放平臺后,京東商城、1號店等網上商城已宣布開放物流配送服務。以京東商城為例,其可以為平臺商戶提供操作規范的上門取件、代收貨款等專業服務。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已宣布開放平臺的網上商城,多數合作商戶仍自己負責配送。
因此,在開放平臺后,消費者雖然表面是在大型購物網站購物,但在物流配送、售后服務上很難真正享受到大型網站的標準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