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0元快遞一個鉆戒中途丟了,因為沒有保價,快遞公司只賠60元;網上買花瓶,卻收到一盒玻璃碴……近年來,快遞行業在給市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亦存在不少問題。隨著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下月施行,上述現象或有所改善。新規有哪些措施,將給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新規聚焦
賠償不再設3倍郵費上限
沒有保價的貴重物品被寄丟,快遞只需給出3倍于郵資的賠償——這種不合理的賠償規定在新《辦法》中被廢除。
新《辦法》規定,在快遞服務過程中,快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和內件不符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予以賠償。如未對賠償事項進行約定的,對購買保價的快件按照保價金額賠償;對于未購買保價的快件,按照《郵政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賠償,不再設定只賠償三倍郵費的上限。
野蠻分揀最高可罰3萬元
野蠻分揀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新《辦法》專門針對野蠻分揀,進行了詳細規定。新《辦法》第十六條規定:“企業分揀作業時,應當按照快件(郵件)的種類、時限分別處理、分區作業、規范操作,并及時錄入處理信息,上傳網絡,不得野蠻分揀,嚴禁拋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郵件)損毀。”違反規定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處1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無主包裹應上網公示
新《辦法》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對無法投遞的快件,應當退回寄件人。對無法投遞又無法退回寄件人的快件,企業應當登記,并按照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的規定和快遞服務標準處理;未按照國務院郵政管理部門規定處理的,由郵政管理部門對快遞企業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郵政管理部門還要求快遞企業借助現代信息化手段,把“無主快件”的外包裝照片在網站上懸掛,尋找失主。
新規影響
企業急著招兵買馬
新《辦法》對快遞延誤、分揀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快遞人員的工作量,加之春節過后,快遞行業迎來小高峰,需要增加人手,招兵買馬成為各家快遞公司的首要工作。
記者了解到,申通、中通等公司近幾年在揚州市場發展迅速,招聘也成為常態。申通一負責人告訴記者,新《辦法》實施后,工作人員工作量有所增加,加之市場的擴大,肯定要增加人手。
然而,記者了解到,快遞招兵難度不小,一家快遞企業的負責人坦言,現在招聘太難了,雖然一般月薪3000元錢左右,但愿意做快遞員的越來越少了。
小規模公司將面臨淘汰
“新《辦法》實施后或將迎來快遞業的重新洗牌,新規對大型快遞公司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規模較小的快遞公司,極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危險。”申通快遞一負責人說,大型的快遞公司,往往都有自己的飛機、貨車運送快件,速度快,不會耽誤,但是小型快遞公司,卻因為缺乏資金和業務量小,沒有配備自己的運貨工具。一旦“快遞變慢遞”,快遞公司便面臨著處罰,最容易受到影響的便是小型快遞公司,這必然會導致一批業務量差的小型公司退出快遞市場。
“不過,順豐、申通、圓通、宅急送這些大型的公司都有著多年的經營經驗,業務量大,實力雄厚,一般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該負責人分析,最近幾年瞅準快遞市場發展快速而順勢加入的小型公司,則需要謹慎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