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快遞市場新規今起施行 出售客戶信息最高罰5萬

快遞市場新規今起施行 出售客戶信息最高罰5萬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08 20:49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116

     花20元快遞的筆記本電腦中途丟了,快遞公司只賠3倍的運費60元;網購的明明是手機,收貨時變成磚頭……這樣的“快遞亂象”有望改善。今天起,新修訂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對快遞業務的收寄、分揀、運輸等環節都做出了明確規定。賠償不再限于“3倍郵費”

     目前,快遞企業對于未保價物品丟失的通行做法是,多數按運費的3倍進行賠償。如宅急送官網就稱:不上保險,貨物出現丟失、損壞,按每公斤不超過20元或服務費用的3倍賠償。中通快遞則注明,未保價包裹按每公斤15元賠償,但每票最高不超過500元。不少受訪者認為,類似標準有“霸王條款”之嫌,侵害了他們的權益。

     按新規定,在快遞服務過程中,快件損毀,快遞企業應當依法予以賠償。企業與用戶之間未對賠償事項進行約定的,對于購買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保價金額賠償。對于未購買保價的快件,按照《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賠償,不再設定只賠償3倍郵費的上限。

     業內人士提醒,市民快遞貴重物品時,最好選擇保價或購買保險,發件時保留單據及發票,并對物品拍照、攝像,以便維權時證明其價值。

     泄露客戶信息將被重罰

     很多市民都有這樣的經歷,發快遞后,很快接到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甚至,消費者填在快遞單上的地址、電話、單號等信息,在網上被公開叫賣。

     針對這種情況,此次辦法規定,快遞企業違法提供用戶信息,將被處以1萬元到5萬元的罰款;快遞從業人員違法提供用戶信息,對直接責任人員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快遞咨詢網首席專家徐勇介紹,快遞企業、電商企業及個人用戶,都有可能泄露快遞單信息。建議用戶處理快遞單時,最好先涂抹掉個人信息后再丟棄;發件時填單位地址,寫單位固定電話,收件則寫就近的快遞代收點。

     辦法還明確,快遞企業分揀作業時不得野蠻分揀,嚴禁拋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毀損快件。違反規定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快遞變“慢遞”可索賠

     不少網購市民都有快遞變“慢遞”的體會。記者采訪發現,主要快遞企業對送達時限并無具體約定。在各家快遞網站上,消費者很難找到快遞送達時間界限的規定。快遞單上,也沒有送達時限約定及賠償標準。中通、申通、韻達等幾家快遞雖給出了大致送達時間,但對送晚了的補償,均沒有明確說法。

     新辦法則要求,在快遞服務過程中,快件發生延誤、丟失、損毀的,經營企業應當按照與用戶的約定,依法予以賠償。以后,市民寄送快遞時,要注意書面約定到達時間。無約定的,可參考快遞服務國家標準規定的服務時限。按照快遞國標,如果同城3天、異地7天快遞還沒有到,就算延誤。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