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元旦前想給剛剛3歲的小孫女買一塊黑板,想趕在元旦前送她,所以在圣誕前一天訂的貨,結果到1月5號還沒有收到。他們說政府部門我們不送,經 過交涉,最后拿到了,但是想在元旦節送給孩子的那種喜悅之情就沒有了。”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8日在梅地亞中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出的“網購 快遞延時”等問題時,輕松地談起自己的網購經歷。
陳德銘稱自己經常網購,多是為了摸摸情況,買了一些不太需要的東西,因而經常受到家里批評。
陳德銘說,他對網購主要關注三點,一是要探索一下第三方的金融監管是不是到位,“因為最重要的問題是錢不能出問題”。二是看看商品的質量是不是有保證。三是看看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服務性能。他說,“總體而言網購經歷比較順利”。
“也碰到過買幾樣東西質量不行,比如我買了兩次擦窗器,都是靠磁力吸引的。第一次一擦就掉下去了,第二次再買的,說能吸到20幾公分厚的玻璃,我那個窗大概才15公分厚,還是不行。我就知道其實這種擦窗器質量沒有過關。”
據陳德銘介紹,中國網購比較大的擴張是在最近幾年,最早從2006年開始,那時候網購的量只有258億元人民幣,到了前年已經到7800多億元人民幣,已經增長29倍,網購在整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從過去只占0.34%到現在已經占到4.32%,已經起到比較大的作用。
他表示,要加快電子商務誠信體系的建立。商務部專門有“電子商務司”。根據當前情況,政府部門要做幾件事:一是加快推進網購的法規與標準體系的建 立。二要加強執法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三要加大創新執法的力度。最后,還要發揮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企業的自律,凈化行業的環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