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茅臺集團和茅臺酒同比分別增長14.42%和19.75%,與去年同期的增速相比下滑明顯,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依然堅稱:治理三公消費不會影響茅臺集團及茅臺酒的業績,并將全年銷售預期提高20億元,但業內人士卻表示,終端反應不佳、業績增速放緩已成為茅臺難以遮掩的頹勢。
剛剛收到國家發改委高達2億多元的罰單,加之去年整體白酒行業接連遭受重創,茅臺的銷量成為業內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茅臺酒有高中低檔等各種檔次,也有適合老百姓消費的普通茅臺酒,除了公務需求,茅臺酒的商務需求和普通百姓的正常需求依然十分旺盛。”對于官方的這一表態,袁仁國也給出一組數據予以補充:2013年1-2月,貴州茅臺的銷售收入為54.9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4.42%,其中茅臺酒銷售收入53.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75%。
他還預計2013年貴州茅臺將實現銷售增長23%,實現436億元銷售收入,這一收入目標較此前貴州茅臺對外宣布的416億元調高了20億元,年度增速也高于此前公布的18%。他同時強調,今年茅臺雖然在市場上遇到一些困難,但只要堅定信心、堅持以市場和顧客為中心、堅持轉移消費群體,通過努力,目標是可以完成的。
盡管政、企雙方均對茅臺未來信心滿滿,但數據顯示,茅臺去年一季度營收60.1億元,同比增長42.54%,凈利26.7億元,同比增長57.6%,盡管官方沒有公布去年同期的詳細數據,但考慮到春節為高檔白酒消費高峰,加之去年茅臺曾經提價32%,扣除這一因素,19.75%的增速實則是有銳減的。
因此業內估算去年同期增速應當不會小于一季度增幅,相比之下,今年的下滑程度可見一斑。不僅如此,內部人士透露,茅臺中端產品“水立方”酒在繼2009年開始連續三年業績增長后,在去年首度出現銷售額下降50%的現象,由此可見茅臺的銷售頹勢已經顯現。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將是茅臺等高端白酒最為嚴峻的一年,市場反應才是衡量茅臺經營的最為準確的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