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樓市的反常升溫,讓開發商的業績一片飄紅。昨日記者通過統計發現,在已公布前兩月業績的房企中,最高已經完成2013年全年目標的28%,除首開外,全部完成10%,與往年前兩月幾乎“不開張”相比,今年在步入小陽春之前,房企們已經站在了高起點上,而這也給未來的調控帶來不小難度。
截至昨日,共有15個房企公布了前兩個月的銷售業績,其中萬科銷售額達284.4億元,為總額最高,同比增長49%;碧桂園124.5億元,按年增長315%,為同比業績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家房企。此外,恒大、保利、金地、融創、世茂和越秀等房企的銷售同比增長都實現了翻一番。
事實上,受春節因素影響,1月和2月是中國人傳統的置業淡季。對開發商而言,這兩個月一般“不開張”,等到3月市場回暖才開始加大推盤力度,而傳統意義上上下半年銷售四六分的比例中,上半年的四成也都依靠3-6月來完成。
以保利和恒大兩個標桿房企為例,2012年前兩月,保利銷售51.28億元,占全年800億元銷售目標的6.38%;恒大銷售額42.4億元,占全年800億元銷售目標的5.3%。而到今年,保利地產前兩月銷售額為187.19億元,已鎖定1200億元全年目標的15.6%;恒大則完成了銷售114.5億元,完成全年目標1000億元的11.45%。瑞安地產更是完成了全年目標的28%。此外,融創、富力也都分別完成了全年目標的15.9%與14.4%,而部分尚未公布全年目標的房企,其前兩個月的銷售額也非常可觀:中國海外完成了外界預測的1270億元全年目標的20.6%;碧桂園完成外界預測的600億元全年目標的20.8%。
業內分析,房企前兩月業績大增主要源于兩方面因素:一是去年基數較低,當時正值春節和調控的雙重影響落地,多數房企銷售額下跌慘重,市場去庫存化緩慢,以價換量現象普遍;二是新房市場成交井噴的行情帶動。這一點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宏觀數據便可得到驗證: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報告顯示,在商品房銷售方面,1-2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9.5%,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47.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55.2%。同期,商品房銷售額增長77.6%。
在富力地產總裁張力看來,“新國五條”雖然不利好房地產公司,但不會對銷售量造成大的影響。他透露,富力目前銷售形勢樂觀,一季度業績有望翻番。此外,萬科等致力于剛需普通住宅的企業也紛紛表態,不會因新政策而影響推盤節奏,特別是在3月這個傳統的開盤旺季。
同策咨詢研究中心總監張宏偉昨日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盡管“新國五條”落地執行在即,但主要影響的應該在二手房市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二手房市場因此受到重創,不排除擠出的需求會流入新房市場形成短期利好因素。張宏偉還認為,從過去兩年的市場經驗來看,品牌房企對市場的驅動力不容忽視,即使市場出現低迷,品牌房企也可以通過調節來使其復蘇,直到等到3-6個月政策影響的周期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