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銀行開網店賺吆喝? 其實是趁機拓展金融業務

銀行開網店賺吆喝? 其實是趁機拓展金融業務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13 23:24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122

     耗費巨資,轟轟烈烈地進軍一個陌生的行業,成為當今銀行業熱衷的一件事。3月7日~11日,記者連續幾天調查了解到,各大銀行在網上“各立山頭”開起了網上電子商城,數碼、電器、運動、鐘表,首飾、汽車、圖書……各種商品琳瑯滿目,跟消費者熟悉的網上商城沒有絲毫差別,但是免加盟費并未帶來商品的大幅優惠,甚至部分商品標價還要高于其他網上商城,交易量為零的商家比比皆是,如此“不務正業”是為了啥?

     現象不少銀行網上“兼職”開商城

     “我最近在網上發現銀行竟然還開起超市賣起東西來了,太新奇了。”3月7日,市民王先生瀏覽銀行網站的時候無意間打開了一個網上商城的鏈接,驚喜地發現了一個變化,除了淘寶、阿里巴巴,竟然在銀行網站上也可以直接買東西,“但是銀行開的商城不知道是真是假,還是沒敢買。”

     記者調查了解到,國內不少銀行紛紛下海“兼職”開起了網上商城,據調查,不同銀行的網上商城有不同的名字,中國建設銀行叫善融商務,中國農業銀行的叫購物易,招商銀行的叫非常e購,中國銀行的叫銀通商城……也有直接稱網上商城的,如交通銀行等,銀行在網上“兼職”開起了從未涉足過的全新行業,其中不少銀行網上電子商城業務已經做得有聲有色。

     記者打開一家銀行開的網上商城,最開始的印象就是似乎來到了淘寶或者阿里巴巴的網站,左側是所有的商品分類,從數碼產品、家用電器、運動戶外、箱包鐘表,到珠寶首飾、家居生活、汽車配件、圖書音像,甚至酒店機票都一應俱全。

     據介紹,在銀行開設的網上商城上,企業、個人都可以開店交易,消費者可以在商城上隨意搜索所需要的商品,跟淘寶網一樣,用戶需要在網站進行注冊,然后才能在網上進行買賣。除了賣日常生活用品外,有的銀行還在網上賣起了汽車和房子,記者在中國建設銀行官方網站上就發現了這個業務,名為房e通。網上商城有針對個人衣食住行消費的個人商城,還有針對企業批量采購的企業商城。

     就目前運營的情況來看,個人商城里,最搶手的主要是電器,包括手機、空調、冰箱、廚衛用品等家電產品,以及服裝、茶葉等。

     便利購物可直接貸款或分期付款

     一位銀行界業內人士直言不諱,“銀行開網店最大的優勢,無疑還是在老本行金融服務上做文章。”據了解,目前網店主要存在三種支付方式:第三方平臺、網銀或電話銀行以及匯款等傳統的線下支付功能。而在以上三種支付方式中,最為安全方便快捷的,當數網銀支付。而有了這得天獨厚的優勢,銀行開網上商城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記者在網站發現,除了傳統的一次性支付購物款以外,各銀行網店的商品還提供網上申請貸款支付或者分期付款,商品在價格上直接用分期的價格標注,并且不收取手續費。

     不過記者查詢了一下,京東等其他傳統電商暫時還未推出網購分期支付,在淘寶、天貓兩大網絡購物平臺,金額在600元以上(含600元)的訂單都可以實時申請分期。如此相比較起來,銀行網上商場便捷的分期付款和貸款支付無疑優勢明顯。

     那銀行是如何來賺錢的,就目前的情況看,大部分銀行的網上商城本身并未采用直營模式,不會從商品差價中獲得利潤,建行就表示,“目前來說,建行只是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加盟商家向消費者提供產品,建行從中提供金融服務支持。

     意圖銀行趁機拓展自己的金融業務

     銀行的網上商城一直略顯神秘低調,毫無大肆宣傳的痕跡,而且,銀行的網上商城并不收取加盟商家的費用,不收取費用,難道銀行是賠錢賺吆喝?并非如此,銀行是看中了客戶資源,銀行的網上商城大多只能用本行信用卡實現貸款和支付,一方面就籠絡了不少個人客戶,網上申貸、網上支用、網上還款,對銀行來說都會產生利潤,而從商家方面說,他們可以趁機為中小企業提供金融產品服務,籠絡了大批中小企業客戶。借助成本較低的電子商務平臺,整合企業、個人客戶資源,接入銀行最為擅長的支付、結算和融資等業務,這才是銀行要運行的商業模式。

     巨大的網購市場必須依托安全可信賴的支付方式,通過網上交易,銀行可以更加方便地掌握客戶信息,比如交易情況等,作為融資的信息依據。并且通過“網上商城+線上信貸”的模式,銀行可以很好地整合后臺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多項的服務。此外,將電子商務平臺與自身業務結合,提供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業務也是銀行自建網上商城的目的之一。

     盡管目前來說,網上商城的收益在銀行整體收益當中微不足道,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獨立建設網上商城,并將這一塊作為主推業務,銀行“電商”之路也將不斷發展壯大。

     現狀交易量很多為零,價格還挺貴

     對于銀行商城所售商品價格是否比傳統的電子商城更有優勢,更便宜呢,“也不是很便宜,有些商品的價格甚至比京東、淘寶更貴,真是搞不懂為啥。”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當然,他們也有打折促銷的商品,在價格上要比不打折的其他商城更優惠,但是數量不是很多。”銀行開設的網上商城與其他的商務平臺并沒有較大區別,但不一樣的是,銀行網上商城并不跟商務網站拼低價,只是單純的購物消費。

     記者以搜索16G的iPhone 5為例,某銀行出現的銷售店家為數并不是很多,總數不超過兩百家,在這幾百家網店中,注冊地址分布在廣東、江蘇、上海、福建等多省市,幾乎囊括全國的網店,銷售情況卻頗為慘淡。記者看到,在為數不多的幾百家商家中,很多商家的成交量為零,好一些的成交量多集中在幾十件左右。在3月11日記者打開的一家銀行網上商城的iPhone 5搜索首頁中,顯示店家數量為三十余家,商家的在線量則是相當稀少,數量不超過十家。

     在價格上,蘋果官方網站給出的起價為5288元,某銀行網上商城的價格多集中在5000元~5600元左右,淘寶網則集中在5000元以下,有些打折促銷的店主還打出了四千多元的價格,京東商城則集中在五千元左右,在價格上都比銀行網上商城的價格優惠。

     “之前我也做了對比,發現銀行的網上商城確實是有點單一,而且很多商品在價格上也沒有太大的優勢,所以以后還是乖乖在原來常去的網站上買東西吧,一個是方便,另外一個也比較放心。”網購達人劉女士告訴記者,“很多銀行網上商城都會設置很多限制,比方說使用自己家銀行的信用卡啊,還得注冊啊,還有些需要上傳個人信息啊,感覺挺麻煩的,而且感覺不太放心。”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