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上海醫藥發布公告宣布“以人民幣4.444億元向杭州市正大青春寶職工持股會收購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正大青春寶’)20%的股權”。此次利用H股募集資金增持青春寶藥業后,上海醫藥對正大青春寶的持股比例從55%上升到75%,進一步增強對正大青春寶的控制力。
在工業并購方面沉寂了一年的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終于又出新動作。
3月13日,上海醫藥發布公告宣布“以人民幣4.444億元向杭州市正大青春寶職工持股會收購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正大青春寶’)20%的股權”。此次利用H股募集資金增持青春寶藥業后,上海醫藥對正大青春寶的持股比例從55%上升到75%,進一步增強對正大青春寶的控制力。
上藥方面表示:“繼去年完成收購常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13.2%的少數股東股權后,通過對正大青春寶等重要子公司的增持能進一步聚合產業鏈核心資源,充分發揮上海醫藥整合協同效應,從而提升上海醫藥整體盈利能力。”
去年中期上海醫藥曾立下軍令狀,“要在2012年實現‘雙百億’”,而這其中工業凈規模增加至100億元便是一大標桿。然而,在相關知情人士看來,比起旗下商業板塊,上藥的工業板塊出現后勁不足的窘境已幾成定局。
“如新版GMP改造升級等帶來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現在產品競爭力偏弱,營銷乏力,這也直接導致議價能力差。價格提上不去,可持續的利潤從何談起呢?”
工業振興之舉?
此前上藥方面通過全資附屬公司運誠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正大青春寶55%的股權,如今4.444億元再度增持,上藥方面也不諱言,“老牌企業青春寶正遇到了一些發展瓶頸”。能否激活潛在的優質品種銷售成為這樁收購“值回票價”的關鍵。
據悉,2012年正大青春寶實現銷售收入10.8億元,凈利潤約為1.85億元。作為國內知名中藥企業,中藥產品參麥注射液、丹參注射液以及保健品抗衰老片、美容膠囊等為主要核心產品。截至2012年三季度,參麥注射液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
上藥方面定出的“激活計劃”包括,“有效擴展在渠道、產能、品種等資源上的整合空間。充分利用正大青春寶覆蓋全國的心血管優勢終端營銷能力,做大做強上海醫藥心血管領域”;并正式提出“依托‘青春寶’品牌優勢,大力發展大健康產業”等。
“上藥工業板塊已經進入緩慢負增長的通道,大勢已定。而這樣的后退到了一定的程度速度會急劇加快。”前述知情人士表示,“盡可能抓住現有的優質資源已是上藥管理層要維持報表好看、維護投資者信心的不二選擇了。”
公司去年三季報顯示:集團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為人民幣511.47億元,同比增長27.01%。相比醫藥分銷業務同比29.82%的快速增長,醫藥制造業務則同比增長9.25%。
大包商關卡
對于收購方優質資源的轉移,上藥方面此前已在常州康麗收購案中摔過跟頭。由于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使得上藥險些花重金收購了一具“空殼”。這也讓市場對于此次華麗增持青春寶的背后,優質品種能否成功轉手有所擔憂。
“青春寶營運質量遠高于上藥旗下絕大部分企業,只是后續品種缺乏,這是母公司應該出力的地方。增持早就議過,終于實施,為整合創造條件。”醫藥行業資深投資人士、前上海醫藥副總裁葛劍秋在其微博中評價道,“這個交易值得做,后續如何整合到位、實現協同效應才能價值最大化。明年初丹參酮IIA總代合同到期后,應交給青春寶做終端推廣,現在就應開始籌劃如何順利接盤。”
“靜態看(這樁買賣)不算便宜,但如果青春寶把丹參酮接過來,只此一項上藥就賺大了,但必須要物盡其用。”葛劍秋表示。
只是,丹參酮品種能否成功“過門”,集團與上市公司之間看似簡單的轉手,其間或還存障礙。目前上藥集團旗下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對青春寶丹參酮產品具有實際的大包分銷權。上市公司若希望從集團子公司方面轉手、吸收優質品種的分銷權便必須過大包商這一關。
葛劍秋指出:“大包商有貢獻要認賬,可用合理對價贖買,以避免震蕩。以此為契機,將內部整合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