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奶粉成為母嬰論壇里最近的熱門話題。讓媽媽們“心慌”的原因除了近日炒得沸沸揚揚的“限奶令”外,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三則有關新西蘭農產品進口公告,加上日前媒體對于“新西蘭奶粉進口配額1個月耗盡”的誤讀,也加劇了“心慌”情緒。
海關相關負責人澄清,用盡的只是以極為優惠的低關稅進口新西蘭奶粉的配額。在特殊保障措施下,奶粉進口商仍然可以最惠國稅率進口新西蘭奶粉。
低關稅進口配額1個月耗盡
“不是說配額用完了,就不能進口新西蘭奶粉了,而是超額進口部分不能享受低關稅的優惠了。”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13年1月28日,自新西蘭進口的固狀和濃縮非固狀乳及奶油(主要是奶粉)進口申報數量已達到75367.401噸,超過2013年71060.895噸的特保措施觸發標準。因此,自2013年1月29日起,對原產于新西蘭的上述農產品按最惠國稅率征收進口關稅。
去年,新西蘭奶粉進口關稅已經下降為5.8%,今年進一步下降為5%,這一低關稅稅率下的配額為71060.895噸。由于奶粉進口商們都會盡早申請“搶指標”,1月28日總計申報的進口數量已經超標。超額進口的部分就要通過特殊保障措施,按照最惠國關稅待遇的10%稅率進口。
進口奶粉關稅成本占比很小
據了解,2009年奶粉進口商用完配額的時間是當年8月,去年是2月底,今年則提前至了1月底。
“新西蘭進口奶粉在國內市場銷路看好,不但不愁賣,價格還有上漲趨勢。在沒有進口風險的情況下,進口越多,未來獲利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奶粉商才會大膽進口,并盡早、盡可能多地去爭取較低稅率下的配額。”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在分析今年的進口配額比往年耗盡更快原因時指出。放下了“斷供”的憂慮,有人開始擔心對新西蘭奶粉征收普通關稅是否會帶動終端零售價格上漲?
乳品專家王丁棉表示,國內進口奶粉的終端銷售價格,關稅成本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更大程度上,奶粉價格是國內的流通環節成本,以及廠家根據市場情況對利潤的追求來決定的。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奶粉,進口商早在半年前就與供貨商定好價,對終端市場產生影響,中間還有幾個月的傳導期。
記者近日在淘寶網店咨詢多家新西蘭奶粉銷售商發現,源自新西蘭的幾種奶粉品牌的確沒有漲價跡象,部分品牌甚至還有小幅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