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假第一人”王海,做客《我消費》特別節目《王海熱線》“當心搜索陷阱”(閆微微攝影)
“中國打假第一人”王海日前做客中國經濟網《我消費》特別節目《王海熱線》“當心搜索陷阱”專題訪談時表示,目前在搜索引擎領域中,出現的以“中搜”為代表的一些詐騙手段是以賣行業門戶,關鍵詞搜索,行業商城等,以此種形式欺騙傳統行業的中小企業主而牟利。
王海表示,“中搜”會利用多個銷售人員進行配合,在中間打電話過來,冒充客戶或者冒充銷售人員打電話過來進行詐騙。
據一位不具姓名的知情人稱,“中搜”的工作人員會持續不斷地進行騷擾,連續打電話,說你要不買呢,已經有人打算要擁有我們這個網站上,一張嘴就四五十萬,說我就是拒絕他,但是他窮追不舍。
王海解釋,據了解,最多的一個人一下子被騙了180萬,買了好幾個行業門戶。而實際效果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樣理想。
王海表示,行業門戶基本的一個特征,它有海量的信息,有海量的用戶,也就是說有瀏覽者,然后還有海量信息的提供者,那么這樣你才能叫做一個門戶。否則的話,只能叫一個一般的網站,但是“中搜”就拿著這種網站來當作門戶來鼓吹。
眾所周知,建設網站,第一,要有人看,點擊率、流量如何。按照王海的解釋,“中搜”的騙局,真正帶給的業主的所謂收益有多少?實際的點擊率又有多少呢?王海告訴記者,據其了解,“中搜”賣給客戶的網站,一般的點擊率幾乎沒有,一般一天幾十個IP,或者是一百個IP。
受害人最終換來如此低的市場份額,究其原因還是其始作俑者的問題。王海認為,首先,“中搜”沒有這個能力來做成一個門戶網站,因為它在搜索引擎的市場份額只有0.4%。其真正的目的是,做門戶是幌子,騙錢才是目的。
王海介紹,比如說要給你一個五金門戶,實際上“中搜”是沒有能力做起這個網站的,他賣給用戶的,實際上是賣給一個網站模板而已,一般也就幾百塊錢,多的可能幾千塊錢,甚至還有免費的網站,根本就和所宣稱的行業門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