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境外網購的“海淘族”,今后有望直接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辦理結售匯了。記者昨日從消息人士處證實,有關部門確已在日前下發文件,決定開展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試點。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均可申請為電子商務客戶辦理跨境收付匯和結售匯,辦理前提是支付牌照中含有“互聯網支付”業務。
國內一家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向記者證實了此消息,并透露他們已就此業務遞交了申請,目前正等待批復中。實際上,不少第三方支付機構早前都已開始摩拳擦掌備戰這一業務。
據悉,即將試點的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業務,指的是支付機構為小額電子商務(貨物貿易或服務貿易)交易雙方提供跨境互聯網支付所涉的外匯資金集中收付及相關結售匯服務。這意味著,一個境內客戶在境外網站購物,涉及到跨境支付,今后第三方支付可以直接處理。而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大多是和銀行合作或者和境外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通過共享賬號“曲線”實現跨境支付。比如去年中,萬事達卡國際組織的子公司DataCash集團就與支付寶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提供國際支付解決方案,根據此項合作,DataCash商戶可受理通過支付寶進行的支付交易,并在結算前將人民幣支付轉換為相應貨幣。
據記者了解,為了不影響用戶體驗,目前有一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會將一批小的跨境支付交易匯總起來,代理客戶到銀行換匯,如果支付機構獲準開展上述業務,將可不必再用這種“曲線救國”方式,用戶體驗上可能會感覺操作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