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惡了!”網友“奔跑吧胡蘿卜”在新浪微博上吐槽。
促銷動作大,但購買時卻發現根本占不到便宜,今后這一現象有望得到改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日前透露,全國17個省份已聯網建立電子商務信息庫,電商違規促銷等行為將記入黑名單。
長沙市工商局網絡監管辦公室主任王祖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我省已初步建立了電商信息庫,但主要是針對有營業執照的、并在工信部備案認證的合法經營者。
【現象】
電商和賣家、廠商“做游戲”
種種跡象表明,愈演愈烈的電商價格戰亂象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其實在去年“8·15”電商價格戰期間,就有不少網友爆料京東商城“先漲價再降價”的假特價活動。相關部門的調查也顯示,有電商在價格戰過程中存在虛構原價的行為。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大規模的電商價格戰不下10次,而各地用戶網購投訴達71809起,投訴高峰期均為價格戰過后的半個月左右。
長沙一不愿具名的電商人士透露,目前電商網站大多都是燒錢賺吆喝,其中不乏貓膩,如在活動期間,電商先通知商家低價賣,然后再給賣家補貼,這也是為什么便宜商品瞬間“斷貨”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有些品牌廠商不愿意為部分電商快速發展做“嫁衣”,便嚴格控制產品銷售渠道,因此,“有價無貨”現象也成為價格戰時的常態。
【新政】
違法違規網商將入黑名單
國家工商總局市場監管司負責人近日表示,今年國家工商總局將加強對電商誠信體系建設,設立黑名單制度。將來網上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如不正當競爭的違規價格促銷等會被記錄在案。
付雙建透露,目前全國17個省份已聯網建立電子商務信息庫,正在試運行。
觀察
網購商品或漲價
“黑名單”政策是否能有效遏制電商亂打價格戰,業內人士看法各不相同。
億邦動力總編輯賈鵬雷認為,經過2012年頻繁的價格大戰后,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有所下降。他預測,今年電商促銷價格戰依然是主體,但效果會逐步下降。
上述不愿具名的電商人士則分析,如果國家相關部門要嚴控價格戰,電商很可能會想其他辦法“引人注目”。同樣的商品,價格未來或許要高于之前的促銷價格。他向記者透露了當下電商價格戰的一些新苗頭,“有些電商開始拿自己獨有的商品進行大促銷。很多品牌廠家也針對不同的電商推出不同的‘特供’型號,同一款產品在不同電商平臺上的叫法卻不同,因此,無論促銷低價的水分有多重,消費者都看不出來。”
王祖錫透露,我省已初步建立了電商信息庫,但主要是針對有營業執照的、并在工信部備案認證的合法經營者,對于那些涉嫌虛假宣傳、欺詐的“游擊網站”,很難納入數據庫,也難以進行監管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