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戶突破1億之后,高德地圖近期發布了5.0版新版本。新的版本上,用戶界面及交互、視覺體驗都有很大改觀,新增上萬個3D仿真實景圖,同時,態勢路線、駕車條件全選、公交夜班車、步行規劃等細節也進一步優化。
作為一家B2B起家的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做B2C業務,高德地圖CEO成從武用“三級跳”來形容高德公司的轉型。
他表示,第一跳是地圖數據。以導航地圖數據作為基礎和核心,和第三方、用戶以及各行各業的業務數據進行融合,形成一個大數據體系。
二級跳是開放合作。高德擁有數據,保持做地圖服務的專業性、中立性和獨立性。向垂直領域的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開放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體系,培育整個生態圈。
第三跳是用戶端。今年1月14日,高德地圖用戶總數超過1億。
“與導航不同,高德地圖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最核心產品,也是戰略產品。今年,用戶要超過兩個億,最主要的方向是要把產品真正打造成一個移動互聯網的產品,從純工具性的產品演化成生活服務的產品。”成從武說。
打通整個產業鏈
街旁等第一批試水簽到的移動互聯網已經相繼轉型,位置服務的前途在哪?
成從武認為,簽到是整個位置服務產業里的冰山一角,僅僅是地圖服務里面的很多功能里的一個行為,還不是某一個功能,實現不了價值。
“西方國家的位置服務每一個環節都有明確的分工,都有成熟的應用形態,相互之間是打通的。中國的位置服務的產業鏈不像西方國家那么成熟,中國的位置產業鏈很長,而且每一個環節有空白點,產業之間沒有打通。從一個簡單的簽到應用切入,進去時會有很多盲點,想把這些盲點都解決掉,投入巨大。要實現商業價值的話就更沒有指望,那就必死無疑。”他說。
成從武認為,數據是很核心的資本。
他認為,數據也是高德完成向移動互聯網轉型的第一跳。“擁有數據是一個核心競爭力,要和這些大數據融合,必須要把數據結構和數據標準掌握在自己手里面。根據數據的標準體系,做好大數據平臺服務”。
從工具應用到生活入口
高德產品技術副總裁馮漢平認為,地圖服務還處在很早期的階段。目前,在用戶的認知里地圖還停留在工具的角度上,實質上,地圖的潛力遠遠不止如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代表了一個人的生活。地圖會朝著個性化、人文化、社交化和生活化的方向發展。
“今年,用戶要超過兩個億,最主要的方向是要把產品真正打造成一個移動互聯網的產品,從純工具性的產品演化成生活服務的產品。”成從武說。
高德地圖近期發布的新版本上,用戶界面及交互、視覺體驗都有很大改觀,新的版本新增上萬個3D仿真實景圖,同時,態勢路線、駕車條件全選、公交夜班車、步行規劃等細節也進一步優化。
“新的設計比原來更簡潔、更美觀,讓用戶的主要注意力都能夠集中在地圖上。底層地圖的引擎也做了改造,用戶體驗會更好。用戶能看到他想看到的東西,而又不會出現更多的信息去干擾他的選擇。”馮漢平這樣闡釋新版本的設計。
馮漢平透露,從真正開始設計到發布只用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充分遵循了互聯網追求快和高質量的文化。“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從B2B轉型B2C
成從武回憶轉型的動機,他說,做B2B的業務的用戶群體有限,收入來源總是集中在少數大客戶上,這樣的商業模式讓公司主要圍繞大客戶轉。如果跳開這樣的方式,把業務面向億萬消費者,面向最終用戶的時候,比公司業務集中在幾個大客戶上風險就少得多,增長空間更大。
根據2012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高德目前的主要收入依然來自汽車導航,但是移動互聯網業務給高德帶來的收入比重也在增加。2012年第四季度,高德凈營收為4360萬美元,50%的收入來自汽車內置導航系統,而移動和互聯網位置服務給高德帶來的收入已占到了總營收的36%。
轉型的投入是巨大的。“前端的產品服務、后端的運維體系、運營體系,市場的推廣宣傳,都是在一個不確定未來的情況下進行大投入。這對于一個傳統的公司來講挑戰巨大。”成從武說。
他坦承,高德在2010年上市后的三年,公司每年的業績增長都達到30%的增幅。談及資本市場對高德轉型的反應時,成從武說:“如果只考慮眼前投資人的短期預期,移動互聯網的戰略就不用做了。我們現在處在發展戰略的重要階段。在這個當口上,如果我們舍不得投入的話,以后就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