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10日消息,搜索垃圾信息發送者是Google聲譽的破壞者。2011年,Google曾推出Panda算法升級,當時公司的目標是清除并處罰低質量網站,它們凌駕于搜索結果之上。2012年又進行Penguin升級,也是從不同的角度解決相同的問題。
Google的意思很明顯:它是一家廣告公司,搜索結果越好,廣告營收越多。
改進結果對PC搜索很有好處,在移動世界卻更重要,搜索垃圾信息全都在這里適用。
Portent公司CEO伊恩·勞瑞(Ian Lurie)指出:“在移動設備上,搜索質量比PC端更重要。”當你用更小的屏幕搜索,顯示屏空間上的每一個小塊都相當重要。這意味著公司擁有的誤差空間更小,尤其是在搜索上更如此。
移動還會影響搜索者的耐心:在家時,你可能忍受少許無用的垃圾鏈接,但在移動時用智能手機搜索,耐心就沒這么好了。在移動端,精準很重要。
勞瑞說:“在移動端,我希望第一、第二、或者第三結果是我想要的。”
Google向搜索者提供快速、有用的結果,然后向用戶銷售廣告,現實給了Google很大的壓力。每一個錯誤的搜索結果對于Google搜索算法來說都是小失敗。它會被大量垃圾信息發送者害死。
對于Google Glass和Google Now來說,壓力更大,它是普遍、嵌入式搜索未來的一部分。它們將Google搜索帶到新的水平:Glass就是讓人通過Google 看世界,Google Now主要讓用戶在意識到之前就獲得相關、精準信息。
對于任何垃圾鏈接和不精準的搜索結果,這兩款產品的容忍度都不高。想像一下,用Glass搜索,如果垃圾信息者操作自己的信息,使之凌駕于搜索結果之上,這種境況會毀滅Glass體驗,Google的體驗本來是簡單、無縫、大體上無形的。
如果說,在移動手機上用戶對糟糕搜索結果的容忍度很小,那在Glass上就無法容忍了:隨著界面選擇的消失,對壞搜索結果的接受也隨之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