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集團力量,銀泰網玩轉高端百貨電商。銀泰網又是如何變身成為白富美?過去一年,銀泰網交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成績單,銷售收入占銀泰商業集團總營業額的4%左右。按照集團全年銷售收入總額139億元估算,大約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1%。
即便這樣,銀泰網CEO廖斌依然感覺壓力不小。與其他電商不同,銀泰網瞄準平均客單價500元以上的高端客群。
2009年底,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開始籌備銀泰電商項目,找到了已有10年電子商務經驗的廖斌。前期的籌備過程中,三個問題不斷被拷問:銀泰網的定位和目標客戶群是誰?什么樣的形式才能獲得用戶?怎樣利用百貨的優勢和資源?
“當時國內百貨業的電商沒有特別明確的模式和方向。”廖斌分析道,“最終,我們將目標定為互聯網消費升級的用戶,區別于淘寶、京東、唯品會客單價200元的群體。”
2010年2月,銀泰網迅速上線,為的是把業務流程跑起來,追求銷量,大規模促銷等各種推廣手段被應用,但是,運營過于粗放。到2011年底,問題開始顯現,首先銀泰網的用戶獲取成本越來越高;其次,用戶留存率、復購率越來越低。
2012年初,銀泰網開始針對網頁版面、商品品類和布局進行調整。首先,通過銀泰集團的用戶數據調整產品分類,比如根據“白富美”的訴求推出時尚女性板塊;而后,根據具體的銷售情況,淘汰那些不符合定位的末尾品牌,同時扶持一些符合定位的品牌,在頁面進行主打。
這些遠遠不能支撐銀泰網客單價500元的目標,信心更多來自銀泰集團的強大支撐。
銀泰網雖然獨立于銀泰百貨,卻擁有銀泰百貨2000家時尚品牌的供應商以及100多萬VIP會員資源。在招商環節,尤其高端品牌的招商環節,銀泰獨具優勢。目前,直接簽約的品牌有200多個,其中不乏各大國際奢侈品牌;大量的VIP會員資源也緩解了銀泰網采買制的庫存壓力。
在營銷方式上,銀泰網通過跟銀行VIP信用卡合作、百度關于奢侈品的關鍵詞搜索數據,鎖定部分高端時尚人群,進行精準營銷,加上大量銀泰百貨VIP會員轉化而來的用戶,銀泰網的用戶黏性較高。
現在,銀泰網用戶重復購買率達60%,平均客單價達到了500多元。
為了順應用戶購買行為的變化,2011年底,銀泰網在改造PC端的同時,推出手機終端。現在,移動端的銷售量占銀泰網整體的22%。銀泰網移動端沒有全盤照搬PC端內容。“客戶端是一個淺瀏覽的平臺,如果將20多萬的SKU全部放到移動互聯網,瀏覽比例其實非常低。”廖斌說。根據移動端的用戶特性、瀏覽數據和購買結果,銀泰網在移動端做了差異化的結構調整。目前,手機版銀泰網被分為名品館、秒殺折扣、免運費、限時尊搶等幾個板塊,以迎合更多年輕用戶。
同時,銀泰網嘗試O2O模式,第一家O2O實體店“I`M銀泰名品集合店”2012年初在杭州開業,店內名品全部獨家買斷,同時提供iPad線上選購,嘗試線上線下打通。目前,實體店的銷售額在百貨店一樓排在前三的位置。
? 在廖斌看來,大數據時代,傳統百貨業的未來必然是電子化、信息化,國內百貨業格局的演變主要取決于參與者對趨勢變化的應對。“比如,用戶對信息化的需求越來越強,如果沒有動作的話,就會損失很多用戶。行業本來用戶獲取的成本非常高,損失用戶意味著丟掉銷售機會,意味著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