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河北省供銷合作社創辦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

河北省供銷合作社創辦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04 11:04  瀏覽次數:31
  金秋時節,河北的梨農、果農都笑開了顏,再也不用為跑銷路、找市場發愁了。一種新型的現代交易方式平臺正在全省迅速鋪開:由河北省供銷合作社創辦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農交匯”正式上線運營,免費為全省11個地市以及所轄縣、鄉鎮的農產品提供電子交易服務。不論是專業合作社、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村經紀人還是種植大戶,只要在該交易平臺上注冊成會員,就可進行電子交易,行銷全國市場。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副主任戴公興仔細看了“農交匯”電子交易網運行情況后說,這是他看到的第一個真正能夠實現交易的農產品規范網絡平臺。
  皇冠梨找到了大市場
  河北皇冠梨產地、深州市兵曹鄉果品專業合作社社長胡勝旺高興地對記者說,這皇冠梨剛剛上市,2個月不到,就已經通過“農交匯”的電子商務平臺銷售了700噸,銷售額700多萬元,銷到了廣東、福建等七八個省市。而往年這時,正是他們派出銷售員滿天飛、找銷路、跑市場的時候。
  “去年這時候,銷售10噸都不到,而這700噸要賣出去,光坐車、住店、吃飯等成本花費也得70萬至90萬元。通過網上交易,不僅這筆成本大大減低,銷路廣、銷得快、銷量大了,還因為能夠展示他們‘無公害’果品的品質,賣出了好價錢。”胡勝旺欣喜地告訴記者,今年的皇冠梨售價比去年高出了10%。今年,他計劃要出庫2000噸,他整個合作社的137戶梨農、1100畝果園,今年要大增收了!
  今秋的皇冠梨銷售大爆發,只因搭乘了“農交匯”這個便捷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胡勝旺說,他的下一步計劃是要迅速擴大規模,目前全縣有10多萬畝的皇冠梨資源,發展空間很大,他希望多帶動一些農戶,讓更多的優質果品賣個好價錢。
  可他也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由于去年的皇冠梨滯銷,現在還有農戶在砍樹。“又脆又甜,還無公害,多好的梨呀,可就是信息不對稱、無銷路賣不出”,胡勝旺感嘆。他希望這個電子交易平臺再推進快一點。
  破制約農產品銷售不再難
  河北是名揚中外的鴨梨、雪花梨產區。可去年秋冬,一則河北萬噸鴨梨積壓賣不出去,梨農哭泣、砍樹的事曾揪著人心。
  而由于信息閉塞、渠道不暢,農產品賣難是很多地方農民的普遍難題。因此,常見到“縣長賣梨”、“市長推銷”等等當地政府為農民賣難排憂的報道。
  在工業品電子商務發達的今天,農產品交易因為受保鮮、易損和質量標準界定難等制約,很難形成電子交易,因此到目前,真正能夠實現交易的電子網絡平臺所見寥寥。
  身處優質果品產區、優質糧油大省,曾作為農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供銷合作社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在信息時代轉變一社一店的傳統業態,適應現代消費的需要,搭建網絡銷售平臺,為農產品的生產者和城鄉消費者實現“產銷對接”,減少農產品入市的中間環節,降低交易成本、加快信息流、商品流、現金流,讓生產者和消費者“兩頭都得實惠”,成為河北省供銷合作社轉變業態、改革創新的重點課題。
  在經過充分調查、研發的基礎上,河北省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成立,其電子交易平臺“農交匯”網(hbape.com)于今年6月24日上線試運營,能與從事網上經營的500萬家網店主建立鏈接。截止到10月30日統計,在“農交匯”網絡參與交易的全國客戶已經達到了4856家。商家、農戶、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交易活躍。
  目前,“農交匯”電子交易平臺正通過河北省各級供銷合作社,按每個地市入網200個注冊會員的份額加緊組織推進。“有了這個電子交易平臺,為河北農產品開辟了網上銷售渠道,較好地解決農產品銷售的信息不對稱、質量難保證、資金常拖欠等問題,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河北省供銷合作社主任鄧沛然如是說。
  “農交匯”如何破除了農產品進行電子商務平臺的制約,使其暢通無阻進入電子平臺交易?河北省電子交易中心總經理劉玉樓介紹,該平臺采用了“五大交易模式”:為訂單農業和500萬個網店主提供供貨服務而設立了“網上批發”;為大宗農產品集中買賣而設立了“招標拍賣”;為引領農產品價格走勢而設立了“現貨即期交易”;為某一區域特色產品分包經營設立了“分中心交易”;為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廠家直銷農業專業合作社而設立了“廠商分銷”。還有八大配套服務:信息發布、資金結算、保證金監管、倉儲物流、產品展銷、交割服務、質量監測、融資服務等。
  為了解決農產品保鮮、倉儲及運輸損耗,他們與產區具有保鮮及冷鏈運輸能力的倉儲及物流公司簽約,成為他們的指定交收倉庫,根據交易訂單,可直發全國各地;為了保證農產品質量,監管公平交易,他們實行了“保證金”制度,簽訂合同后買賣雙方均需向交易中心交納交易額20%的保證金,電子交易中心作為第三方監管,雙方交易順利完成后,一周內立即退回各方。
  “科學、公平、合理,買賣雙方皆大歡喜”,這是“農交匯”網絡電子交易運營3個月來獲得的反映。
  遷西板栗皇帝女兒不再愁嫁
  “借助‘農交匯’網上批發中心,今年我經營的板栗,價錢好,銷售快,且訂單爆棚!一個山東德州的農產品經銷公司,竟然帶著20多個商家組團前來要求做遷西板栗的山東總代理,前幾天,我們剛剛簽訂了合同”。遷西縣尚禾谷板栗專業合作社社長馮學民喜不自勝地對記者說。
  遷西板栗,是享譽已久的地域名牌,可是“皇帝的女兒”也愁嫁。去年,因信息不暢,渠道不通,老馮他們專業社的板栗也遭遇了“賣栗難”,派人四處跑銷路找買家,幾個月也賣不到三五噸。而今年登上了“農交匯”網,板栗上市一個多月,他已經通過網上批發銷售了100多噸,不僅大大降低了成本,且價格提高了10%。
  馮學民告訴記者,他的專業社是全縣最大的板栗合作社,有13910戶農民社員、20萬畝無公害板栗,今年板栗出庫量可達1500萬噸。借助“農交匯”電子交易平臺,可預測今年的銷售收入會大幅提高。
  他說,電子交易為他們打開了行銷全國的大門,過去,是四處跑銷路找買家,現在是買家上門找。目前有十幾個省市的商家在催著交易。“如今,我‘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了!”馮學民難掩內心的喜悅。
  河北省供銷合作社創辦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破解了農產品流通環節的難題,真正使農產品跨越地域,賣向全國了。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