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是金融領域中開放力度最大、開放領域最廣的行業,沒有那么多的制度紅利可輕易分享。


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掀起滔天巨浪,是因為它闖進了一個被長期壟斷的領域,以創新的業務和銷售模式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益。但網絡保險公司則不同,保險業是金融領域中開放力度最大、開放領域最廣的行業,沒有那么多的制度紅利可輕易分享。
中國首家網絡保險公司——眾安保險前天宣布正式開業,這是一家只有70名員工的小公司,但卻備受關注,因為眾安保險一出生就被貼上了幾個特別的標簽,比如“全球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馬云、馬明哲、馬化騰合辦”等。
根據媒體線索,“三馬”最初密謀籌劃合伙開辦保險公司至少在一年多之前,到今年三月份在保監會獲批,籌備八個月,正式開業。眾安的發起方有九家公司,注冊資金10億元人民幣,三馬中,阿里巴巴以19.9%的持股比例任最大單一股東,平安保險、騰訊分別各持15%,另外六家中小股東也都有網絡科技或投資背景。
一家保險公司背后居然有激烈競爭中的馬云和馬化騰兩大互聯網巨頭當股東,再加上平安這家國內以創新著稱的保險巨頭,以及“網絡保險公司”的標簽,這使得眾安保險看起來像含著金鑰匙出生。但也僅此而已。對眾安保險,不必有過高的期待。它背后的巨頭雖然多,但這也證明它只能是所有人的干兒子。
像互聯網金融一樣,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稱呼很時髦,但兩者的區別也很明顯,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掀起滔天巨浪,是因為它闖進了一個被長期壟斷的領域,以創新的業務和銷售模式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益。但網絡保險公司則不同,保險業是金融領域中開放力度最大、開放領域最廣的行業,沒有那么多的制度紅利可輕易分享。
眾安保險比其他保險公司有什么特殊之處呢?據說眾安員工中有40%來自互聯網行業,屬業界最高,但這很容易超越;眾安只做線上保險銷售,不設分支機構,線下無銷售人員,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和理賠,但電話保險不也是這個特色?眾安的業務定位是要對互聯網的經營者和參與者,提供一系列的風險管理的解決方案。但之前平安、華泰這樣的傳統保險公司不也一直同樣在研發各種互聯網保險產品?
事實上,在眾安之前,已經有不少互聯網公司涉足眾安所圈劃的網絡保險領域,比如淘寶有個退貨運費險,5毛錢投保,此一項每天就能產生百萬元保費。這個險種華泰已經跟淘寶合作推出三年多。中秋節期間淘寶推出一個賞月險,北京地區人們花費99元購險,遇陰天看不到月亮就能獲賠188元,則是淘寶與安聯財產保險的合作結果。
目前看,眾安的業務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一是電商交易的保險和理賠;二互聯網支付安全保險;三是為網上小微金融提供保險。這三個領域,其實都在傳統保險公司可涉獵之內。
眾安保險號稱背后有平安的專業、騰訊的用戶和阿里的渠道。但“干兒子”的身份證明,這些背景在實操階段都未必可靠,這些勢只可借而不可用,頂多有利于談合作開始時拉近關系而已。真正保證眾安成功的還是要靠自己。
眾安保險現在有網絡巨頭的資本背景,有業內最高比例的互聯網出身員工背景,其業務也聚焦于互聯網領域,可說種子已經種下,未來是否能夠成長為一家大大有別于傳統保險公司的新、酷公司呢?只能靠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