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電子商務 » 新浪微博要警惕:小心淪為下一個“淘江湖”

新浪微博要警惕:小心淪為下一個“淘江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11 10:54  瀏覽次數:40
   2013年11月7日,著名社交網站推特(Twitter)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總額達18.2億美元,并且投資者熱情高漲。這個消息無疑對于國內整個微博行業都是非常利好的,特別是正處于商業化拓展期的新浪微博,正面效應更為明顯;與此同時,一年一度的阿里電商狂歡節“雙十一”到來,新浪微博主導的社交電商大旗也早已舉起(比如2億紅包)。毫無疑問,2013年的“雙十一”無疑是這次新浪微博商業化進程的第一次大考。


新浪微博自從投入阿里陣營之后,商業化趨勢日益明顯。事實上,阿里并非首次推進社交電商,早在2009年的“淘江湖”就曾做過這方面的嘗試,可惜最終以失敗告終。無論剛上市的推特,還是我們身邊的新浪微博,風光背后都無法掩蓋虧損事實。面對內外種種挑戰,新浪微博如何避免淪為下一個“淘江湖”?筆者認為,新浪微博應該警惕以下兩點:
  警惕一:無法精準捕捉用戶的真實需求
  新浪微博的商業化是不可阻擋的一步。曹國偉在新浪微博投入巨資,折騰這么多年,最終目的肯定是為了實現商業變現的。
  以筆者在電商行業摸爬滾打近十年的經驗來看,電商的商業變現必須遵從一個核心原則:以用戶真實需求為核心堅決不動搖!做過企業的人都知道,很多時候商業變現并不由企業操盤者個人意愿想當然,而是從用戶真實需求出發考量的。如有悖逆,必以用戶為先。
  新浪微博倡導的社交電商,實際上就是從用戶的社交行為里面發現博主及友人們的消費需求,層層推進、挖掘,進行針對性的推送或者引導,最終實現購買變現的行為。
  在這個追蹤、發現、分析的過程當中,有兩種技術得以實踐應用,一種是傳統的根據搜索和瀏覽記錄進行判斷分析,憑借相應的關鍵詞進行推送與引導,新浪微博、百度網盟就是采取這個技術;另一種是大數據技術,為騰訊微博所采用。
  根據搜索與瀏覽記錄來判定分析用戶需求是存在偏差性的,其精準度遠低于大數據技術。因此,筆者認為新浪微博在捕捉用戶真實需求的精準度問題方面依然有很大提升的空間。如果精準度把握不夠,則必然會出現推送泛濫或者所推非所求的狀況,那就杯具了。
  警惕二:廣告滿天飛,罔顧用戶的平臺體驗
  當我們確定用戶需求之后,我們思考的就是如何恰到好處地把這種商業行為表現出來。少了,對商家沒有價值;多了,容易引起用戶反感。為了滿足商業訴求而犧牲用戶體驗,這種因小失大的玩意是絕對不能做的。
  對于阿里而言,他們的目的是希望引導新浪微博的用戶去網購;對于新浪微博,則是希望實現商業化變現,而路徑無非就是靠掛廣告或者拉人去網購兩條路獲取分成。但是對于海量微博用戶而言,他們跑來新浪微博的主要目的肯定是為了媒體或者社交。在阿里與新浪的雙重作用力之下,平臺是否能保持良好的用戶體驗,而不至于廣告和商家信息滿天飛,新浪微博需要慎重的警惕。
  當年的淘江湖就是壓根沒理會用戶體驗這事,純粹是東南西北一把抓,廣告過度而導致用戶卻步,最終徹底埋葬了淘江湖的社交電商之夢。在確保用戶體驗的前提之下,保持雙方的平衡,這顯然是一項高難度動作。新浪微博必須時刻清醒提醒自己:用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新浪微博應該提供怎么樣的價值給用戶?
  如果新浪微博不能很好地掌握這種商業化平衡度,造成網購信息泛濫,則必然給用戶體驗帶來極大的傷害,同時也毫無疑問會重創整個微博平臺的生態系統。那么,新浪微博距離下一個“淘江湖”的命運,也將不遠了。
  最后,筆者反向提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新浪微博社交電商之路失敗,那么新浪微博還有什么價值?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