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個電商行業,格局已經初定:天貓與淘寶居于電商老大位置,京東商城居于第二,挑戰者是易迅、蘇寧易購、亞馬遜、1號店等公司。
雙十一落下帷幕
?

雙十一落下帷幕
各大電商頻頻向媒體發來戰報。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11成交額350億;易迅網公布,促銷8天下單金額突破10億元。京東方面表示,截止到11日中午12點,訂單量達到平日全天水平,網站流量是平日的2.5倍。蘇寧方面表示,移動客戶端銷售同比增長了10倍……
網易有道旗下惠惠網提供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0點-12點,流量排名前三的電商網站為天貓、京東、易迅,流量占整體電商流量的比例分別為64.9%、15.9%、2.2%。這與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排名基本一致。自易觀的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在中國B2C市場,天貓市場份額為49.2%,京東市場份額18.3%,易迅與QQ網購市場份額為5.5%,蘇寧易購市場份額4.7%。
去年天貓淘寶雙11成交額191億,引發了馬云與王健林1億元賭約。無疑,今年這一數字將進一步刺激傳統零售進行變革。在傳統零售向電商沖擊的過程中,或將為電商帶來新的改變。
這場狂歡背后,折射出的電商格局的演變:一些電商公司風頭正勁,希望從雙11狂歡中占據一席之地; 另一些電商公司則在雙11中失聲。
電商格局初定
放眼整個電商行業,格局已經初定:天貓與淘寶居于電商老大位置,京東商城居于第二,挑戰者是易迅、蘇寧易購、亞馬遜、1號店等公司。
根據易觀歷年數據報告,中國電商行業格局發生多次演變。2010年,中國B2C市場份額前五為天貓(當時名為淘寶商城)、京東、當當、亞馬遜、新蛋,此外,M18也在前十名單之中。2011年,電商格局發生了幾大變化:當當網市場份額被蘇寧易購、亞馬遜超越,亞馬遜市場份額被蘇寧易購超越。這一年,騰訊投資易迅,在電商領域發力;新蛋中國還在前十之中。2012年,電商格局再次發生變化,騰訊電商躍居于第三位置,新蛋中國市場份額跌出了前十,名單中也沒有了M18的身影。
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國內B2C格局初定。最新報告顯示,2013年第三季度,各B2C市場份額排名為:天貓、京東、騰訊電商(易迅+QQ網購)、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當當網、唯品會、國美(微博)在線、1號店、凡客誠品。
格局兩大變數
天貓老大地位已定,更多的變數在于京東、挑戰者之間。在今年,各自呈現出不同的玩法。但這種格局并非沒有變數,變數之一存在于挑戰者和后來者之間。在電子商務向移動端遷移的過程中,伴隨著微信支付、線上線下打通等策略,座次仍未定型。
變數之二在于傳統零售行業的變革。雙11也反映出線上與線下之間微妙的格局變化。從天貓嘗試O2O、天貓銀泰達成戰略合作、19家家居賣場抵制天貓、蘇寧線上線下打通等信息中可以發現,雙11已不再停留在“天貓京東逼迫供應商二選一”,更大的博弈在于線上線下之間。
“從雙11可以看出,這些電商公司已經有了操縱消費的能力。對于傳統零售來說,可怕的不是份額被電商吃掉多少,而是不知道怎么被吃掉的。傳統線下需要換一種活法。”男裝品牌NOP創始人劉爽(微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