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雙十一”,剛剛過去的那一天,各家電商平臺數據持續刷新,整個互聯網一片沸騰。這個被各種“擊穿低價”、“秒殺”等詞渲染了好幾年的促銷節,在今年,其實是有了點新鮮的玩法:天貓首次打出O2O促銷的概念。
而和互聯網上的喧鬧相異,線下品牌商似乎未完全跟上“狂歡”的節奏:O2O的第一炮打的并不響。
在這背后,品牌商、中間商、渠道,都各自打得什么算盤?
各種玩法的門店
按高德地圖提供天貓雙十一O2O促銷點,網易科技在上海和北京進行了部分走訪。
在上海浦東一家名叫GAP的休閑時尚品牌門口,天貓雙十一促銷的宣傳頁擺在店門口,對宣傳海報上的二維碼進行掃描后可以得到一張20元的優惠券,這張優惠券可以在雙十一促銷當天,當做20元現金在GAP天貓官方店使用,而GAP線下門店本身并無雙十一的促銷活動。但GAP的工作人員反復向網易科技強調,“線上賣的是特供款,線下是沒有的。線下門店賣的,雙十一促銷也沒有,所以在門店看上什么衣服還是得在門店買。“ 隨后,網易科技到天貓雙十一促銷活動頁面查詢,GAP、歐時力、Basic House等服裝品牌,參加雙十一促銷的款式均和線下門店在售的款式
也有品牌商選擇了另外一種玩法,在復旦大學附近的寶島眼鏡店,店員告訴記者,掃店門外貼的二維碼獲得一個優惠的資格券,憑這張券可以去天貓上購再去購買一個優惠券,憑借這張優惠券在來門店購買指定促銷的眼鏡產品。也就是說,交易最終仍然產生在線下門店,但不難發現,這種做法,讓整個交易的過程變得冗長了。
當然,仍然有很多的門店對O2O并不感冒,在五角場萬達附近的幾家女裝店,店員表示”聽說過這個事,但不知道怎么操作。”店內也未見雙十一促銷的相關信息,而高德地圖分明顯示,“此處可領優惠券”。
而在北京西直門 一家商場的服裝店門口,雖然掛出了相關天貓促銷信息,但連門店售貨員也說清楚活動的具體規則。也就是說,品牌的電商部門是推進了這次活動的,但最后并未落實到門店,這背后,其實是品牌商內部渠道部門間的博弈,在很多傳統品牌內部,電商部門幾乎是人輕言微,絕大部門傳統品牌里來自電商渠道的銷售額不超過5%。
經銷商體系下的曖昧品牌商
事實上,在這些面對O2O表現出不同反映的線下門店,歸根結底,背后都是一個原因:經銷商體系。
在中國大部分品牌零售背后,都是經銷商體系,這個體系有其多年形成較為穩定地等級制度、以及利益分配規則。據一位3C行業的經銷商從業人員向網易科技介紹,產品從廠家出貨,最后到達門店,一般會經過三級左右的經銷商,三級經銷商從中得到的利潤加起來會占到產品總價的10%左右。
所以,很明顯,一旦O2O這條道路走通了,電商渠道和線下門店直接聯動,線下變為體驗店,線上才真正產生交易,對品牌商本身可能并無利益傷害,因為品牌商的根本訴求就是“賣貨”,至于是線上線下只是渠道通路問題。但中間層層經銷商的利益,就被大大損害了,電商渠道的介入,打亂了原有的利益分配規則和價格體系。
于是有了家居賣場集體抵制O2O的粗暴辦法,和品牌商電商策略根本落實不到門店的情況。也會有像GAP這樣的品牌,已經意識到電商渠道的重要性,但為了平衡經銷商,保證原有價格體系不至于亂套,走的是產品價格線上線下雙軌制:生產專供網購的產品系列,并用低于線下平均水平的售價在線上出售。這也許不是O2O的終極形態,但畢竟實現了線下品牌做支撐,線上導流沖銷量的結果。
各懷心思的百貨商場
那銀泰這樣的百貨公司,就會完全真心和天貓聯手嗎?
新商業觀察者劉琪認為,銀泰這種體量的公司,是不會甘于僅僅被天貓牽著走的。我們可以看到,銀泰已經在低調測試線下會員信息采集與個性化推薦,希望打通雙線數據。此外,銀泰在線下運營及正在籌建的大型百貨商城和購物中心,將在年底完成覆蓋全場的WIFI鋪設。在線上,在將電商作為事業部從集團中獨立出來重點發展。種種跡象不難看出,銀泰已經在為自己的O2O鋪路。
未來,銀泰一定是希望所謂的O2O是完成在自己的百貨商場、商業地產和線上平臺上組建的體系內,不會受制于天貓。而這次的合作,也只是銀泰在O2O上的一次探索,借天貓雙十一的勢,加速對自己互聯網化的改造。
困難重重的天貓O2O
天貓這次O2O促銷的算盤是,從線下倒流到線上,順便培養消費者到實體店體驗,再上網搜索購買的習慣。這實際上并非是真正意義上的O2O。
按照目前業內的普遍看法,要想做到真正的O2O模式,必須具備兩個前提條件:第一,擁有兩個O的渠道資源,也就是同時在線上和線下都擁有自身能夠掌控的渠道,這是做O2O的最基本前提;
其次則是必須實現兩個O的無縫協同,其中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商品種類要融合、商品價格要同價、用戶數據要共享、支付要統一、服務要貫通,這就要求O2O模式的企業必須擁有自主經營商品和提供服務的能力。
而顯然,天貓本身并無線下資源,更不談融合。一位電商創業公司創始人就直指,“天貓O2O實際是拿別人線下的資源,往自己的線上資源上轉,但又沒有明確說出,對線下資源有什么好處。”由此看來,天貓的O2O大計仍然困難重重。而目前,國內線上線下資源都很過硬的公司幾乎沒有,所以,離所謂O2O的大規模逼近,也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