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帶來的顛覆和巨變是難以估計的,保險代理人隊伍如何穩定和升級換代呢?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認為,不但要啟動保險營銷體制改革,還要將代理人團隊培訓成為擅于學習的團隊。
保險代理人在經歷3年的增員難之后,最近情勢風云突變,保險公司開始大批量裁撤代理人。在網銷時代來臨之際,國內300多萬保險代理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未來能否保住飯碗已難料。
近日,保險巨頭蘇黎世香港公司通知了700名經紀人,年底前終止代理合約。境內的保險代理人隊伍也出現了微妙變化,某大型保險公司廣州地區代理人張小姐告訴本報記者,最近公司要求代理人指紋打卡并參加晨會,許多兼職代理人面臨被迫離開的難局。同時一些保險公司推行代理人升級轉型,出重金招聘高級代理人。在保險網銷漸成氣候的當下,部分保險代理人將逐步被替代,未來代理人要么被迫離開,要么轉型成為綜合理財師,專門為中高端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大變局拉開
被解除代理關系的700名蘇黎世(香港)代理人,遭受突如其來的打擊,他們其中部分代理人服務超過10年甚至20年,但能否獲得賠償目前仍未知。公司僅提前兩個月通知讓他們措手不及,如今正在手忙腳亂地處理未完成的保單,同時還得為下一步的出路發愁。
發愁的不止他們,內地保險代理人最近也很煩惱,“要求每天指紋打卡,晨會點名開會,實際上就是變相逼人離開。”張小姐原本擁有20人的團隊,其中有8個是兼職代理人,但現在這些有著良好資源的兼職人員將不得不被動放棄這份工作。張小姐說,今年公司管理趨向嚴格,起初要求指紋打卡,為了維持隊伍的數量她和同事們使盡渾身解數,利用“指模”來對付打卡,這種伎倆在內部成為公開的秘密。但是最近這一招失靈了,公司要求每天早晨代理人點名開晨會,以見人頭為準。“這些兼職代理人一般家境不錯,有穩定工作,因為資源廣泛能夠維持不錯的業績,但現在如此嚴格他們也沒法兼職了。”張小姐說,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拉他們加入,但形勢所迫隊伍正在流失。她所在的分部,其中接近三分之一為兼職代理人,目前去留兩難。
自從2011年以來,壽險代理人隊伍出現增員難,由于老齡化伴隨勞動力漲價,以及壽險業困守底部等原因,壽險代理人靠增員的人海戰術一去不復返。近年一些保險公司代理人不增反減,出現了互相挖人的暗戰,有的公司推出了無責任底薪,以留住代理人隊伍。
保險網銷的推行,使得保險代理人對未來充滿了恐慌。專家預計,未來5年保險業在互聯網的發展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最近“三馬”合作的眾安保險開業,保險網銷或已接近爆發期。馬云充滿革命精神,他覺得原則上傳統公司可干的活兒,互聯網都能干。近年保險網銷增長快速,連續3年保持100%以上增速,2012年全國保險網銷保費收入規模39.6億元,較上年增長123.8%。
長痛與短痛
保險公司在增員受阻之后,轉身尋找新的出路。
俞女士是平安壽險深圳地區的保險代理人,她帶領了13人的團隊,最近也頻頻約朋友吃飯,那些月收入過萬元、大專以上學歷的人成為她獵取的對象。“我們公司最近推出了一項優才計劃,只要符合上述條件的人士來都歡迎加入……”平安人壽的代理人隊伍近年來一直在不斷升級,升級計劃也包括原有代理人。最近兩年來,俞女士經歷了平安綜合金融銷售的種種培訓,向著賣壽險、產險、銀行理財產品、信托基金產品等綜合理財師轉型。在高華證券分析師馬寧看來,保險公司除了通過培訓增加代理人收入,還可以通過交叉銷售為代理人創造多元化收入。平安壽險正是通過這一系列計劃來升級代理人隊伍,以保證代理人的穩定性。在2012年保險代理人隊伍普遍下降的情況 下,其代理人數量增長5.3%達51.29萬人。
蘇黎世香港轉型更為徹底,一次性將700名代理人關系解除,改由獨立理財顧問分銷產品。理財顧問熟悉所有金融產品銷售,他們幫助客戶進行全方位的理財配置,更能獲得客戶的信賴。“蘇黎世香港代理人團隊和規模都很小,一次性轉型帶來的影響有限。但內地數百萬代理人隊伍,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仍是壽險銷售主力。”一上市保險公司集團管理人士表示,由于壽險產品的復雜性,并非都適合網上銷售,線下銷售仍是主流。
保險公司都在暗戰網銷地盤,除了三馬合賣保險,人壽、太保、人保等數十家公司都已設立了網上商城。網絡巨頭也積極加入,如淘寶、騰訊財付通等大電商平臺也都加入賣保險以搶占先機。一家金融產品網銷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并非壽險產品復雜不能在網上銷售,不過是簡單通俗語言的翻譯過程,不難實現,關鍵是第一批網民隨著年齡的增加跨入中產階層行列,才能引爆保險網銷,而這一盛況正在到來,“所以保險公司長痛不如短痛,有的干脆取消代理人,部分在網上銷售,部分依靠理財師高端銷售。”
前路茫茫
張小姐起初只是煩惱團隊人員的流失,現在她開始擔憂起自己的前程來了,“做了十多年,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我都40多歲了,轉型能做什么呢?”目前她每年年薪20萬左右,對于未來她充滿了悲觀。
近年代理人隊伍增速江河日下,如2009年、2010年保險營銷員每年同比增長30多萬人,但到了 2011年保險營銷員為335萬,僅同比增長5.9萬人,隨后的2012年、2013年,保險代理增員更加困難,多家公司出現了負增長。
如今保險公司看到了一線亮光,網銷成為其新渠道的無限想象之地。網銷快速增長、保險產品更多地轉為線上之后,那么傳統的代理人隊伍將受到擠壓。在眾安保險開業時,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認為,所有東西都可以上互聯網,可能是1000年以后。保監會一位官員也認為,經紀人與代理人不會消失,“因為很多復雜產品需要面對面地與客戶解釋,制訂方案、怎么買保險、買多少?”可見,壽險產品線下銷售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保險代理的數百萬人也不會在近幾年消失。
然而,網絡帶來的顛覆和巨變是難以估計的,保險代理人隊伍如何穩定和升級換代呢?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