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狂歡節”落幕,在這短暫的24小時里,僅天貓商城的全網銷售額便突破了350億元,再次刷新紀錄。在當下洶涌的網購熱潮中,幾乎沒有商家會缺席“雙11”,家紡行業更是早早地就站在了迎接“雙11”的電商隊伍中,積極地“搖旗吶喊”。
預售綁定消費者
有了往年的經驗,今年“雙11”來臨之前,家紡企業早早就開始準備。打開天貓商城中各大家紡品牌的銷售頁面,都能夠看到五花八門的預售活動。
此次預售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參與“雙11”活動的預售商品價格由定金和尾款兩部分組成,并分為階梯價和非階梯價兩種形式。
階梯價的預售商品,價格可以根據定購人數的不同而不同,定購人數越多價格越低,最終預售價格根據最終定購人數決定,以預售結束后商品頁面顯示的預售商品價格為準。非階梯價的預售商品,價格是固定的,即一口價。
以博洋家紡為例,其天貓商城中的“爆款”產品——香榭麗臻品羽絨被,原價為4338元,消費者支付99元定金后該產品只需1429元,當預購的消費者滿10人后,價格為1299元,滿20人后價格則為1199元。消費者需在11月10日22點前支付定金,11月11日24點前支付尾款,訂貨就算成功。
富安娜家紡也通過預售的方式,推出了一款2013年秋冬主打產品,在“雙11”開始之前,這款名為“浮香魅影”的純棉四件套就已有26000多人預訂。預訂成功后,該產品價格由原來的1980元降為369元。
業內人士表示,這種以銷定產,零庫存的情況下先銷售,然后按需生產的預售模式,目前來看成效還不錯。同樣是滿足消費者低價需求,團購是通過降低家紡企業現有毛利獲得,預售則是通過優化供應鏈來降低商品成本獲得。供應鏈越完整的家紡企業顯然更愿意、也更有優勢通過預售方式來爭取消費者。同時,交定金預售的方式能夠“綁定”消費者,為家紡品牌爭取到更多的“流量”。
在提前“綁定”,外加低價促銷的刺激下,家紡行業迎來了一場“狂歡盛宴”。
只圖名聲不圖利
“雙11”剛剛結束,天貓商城就迅速地發布了此次網絡銷售排名榜單。
榜單上,小米、海爾以其主打的智能手機分居第一、第二名,銷售額分別達到5.41億元、1.75億元,緊隨其后的幾乎全是服裝、家紡類品牌,其中,還有兩家家紡上市公司的身影:羅萊家紡以1.55億元的銷售額位居第四,與去年“雙11”排名相同,但銷售額增長了逾50%;富安娜則以1.16億元排名第七,較去年提升一位,銷售額增幅約45%。兩家知名家紡品牌,成功躋身前十。
然而,一些排名靠后的家紡品牌,雖然未能達到億元以上的成交量,但是千萬元的銷售額也是平日里不能企及的。從這些“漂亮的”數字來看,家紡企業可謂是這場“盛宴”的贏家。然而,實事果真如此嗎?
一位知名家紡品牌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打折是把‘雙刃劍’,雖然能夠獲得新用戶、鞏固老用戶,但是也會降低利潤,影響高端的品牌形象。可是,我們如果不參戰,就會失去關注度,給競爭對手趕超的機會。”這位負責人頗感無奈地說,“盡管十分不情愿,我們也要咬著牙上前線。”
“就算不掙錢,也要把量沖上去。”另一位天貓家紡供應商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慨。他說,從沒想過“雙11”一天會賺多少錢,但是一定要在銷量上有個漂亮的數字,這是為了沖刺年底業績,也是為了消化庫存,更重要的是能向供應鏈的上下游合作伙伴證明實力。
從這些企業的抱怨來看,“雙11”似乎更像是一個“賠本賺吆喝”的買賣,所有的利益都指向了產品的最終購買者——消費者。
打折只是“鏡花水月”
消費者是否是“雙11”的最終贏家暫且不論,但從商家推出的“零點搶購”、“限時秒殺”、“0~3點限時付款”等限時限量的搶購活動來看,消費者肯定是最忙碌的。
在采訪中,網購達人王女士對記者說:“在‘雙11’之前看中了一套進口床品,本想等過節打折時購買,結果‘雙11’當天發現該床品已經下架,無法購買。”其實,這種“還沒開始,就已結束”的情況,在電器、服裝以及食品等產品上都存在。11月11日,記者在京東商城上搜索了近期熱賣的空氣進化器,在總共544款產品中,已有近80款處于缺貨狀態,占總數的近15%。在總共604款平板電視中,也有近兩成約130款已經賣到“無貨”。
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說,這種“臨時缺貨”有時并非是真的沒貨,而是商家為了縮小消費者選購范圍,更多的銷售“爆款”所采取的手段,而一般來說,“爆款”都是品牌折扣率低或庫存量大的產品。
同時,價格“忽高忽低”也是“雙11”期間存在的奇怪現象。如在天貓上銷售的某知名家紡品牌的一款床上四件套,其價格從8月26日至11月7日,都穩定在449元,而在“雙11”即將來臨的11月8日,該商品的價格被提高到了1480元;而在“雙11”當天,又從1480元降低到了429元,商家還打出了2.9折優惠的口號。但事實上,與11月8日之前的價格相比,該商品僅優惠了20元,折扣幅度僅約為9.5折。
其實,這種價格“貓膩兒”,在商家之間早已是一件秘而不宣的事情。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以天貓為例,按照天貓商城內部的協定,本次“雙11”的最終成交價是9月15日~11月10日,這57天中最低成交價的9折,而非所謂的“全年最低價”,更未必是“史上最低價”。
就此,我們再討論這場“網購狂歡節”中究竟誰才是最終的獲益者似乎已無意義。對于家紡企業來說,一天的“英雄”終將會隨著下一次“雙11”的到來而被人們遺忘;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在利益面前,還是應該保留最起碼的“底線”。價格如是,誠信也如是。